遇到解不開的問題,如果別人告訴我怎麼解題,
即使當時懂了,也會很快忘記,
因為並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識。
但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
絞盡腦汁解出的問題不會忘記。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只從單一角度看,會不瞭解本質,人和土地都一樣。
—— 加賀恭一郎《當祈禱落幕時》


如果找不到目標,就一直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這也是一種人生。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十字屋的小丑》東野圭吾


轉折再轉折,很東野,儘管是比較早期的作品。
(話說回來,什麼叫「很東野」?)

或許就是一種熟悉感吧。
因為有熟悉感,故事轉折有驚喜卻不突兀,整體感覺很舒服,不會有「刺」。
人物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和複雜心思,儘管是常見「戲碼」,卻還是能有不同的感覺。



皇冠出版的中譯本封面上的是人偶,但不是小丑吧?
小丑應該更詭異一點,不然就是親切一點……




(121)「那天晚上,住在那棟房子裡的都是自家人,所以,即使有人包庇凶手也很正常。畢竟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身邊有殺人凶手。」

不想要身邊的人和「犯罪」扯上關係。
日本有個不是一人做事一人當,而是一人犯罪全家當的文化。
「Group before self」,大概就是這樣吧。

出入十字屋的人們的行為讓人無法理解,接連發生命案期間在十字屋裡的「帶來悲劇」的小丑也這麼認為。小丑的性格,可以稍微從名為「小丑之眼」的段落看出來。會給警察取小名,還蠻有趣的。但如果小丑的性格能更突出會更有意思?「小丑之眼」,感覺就是提供給「觀眾」十字屋的人們看不到的信息。

最後小丑說它不是帶來悲劇的小丑,而是悲劇等著它… 是東野筆下的意思還是只是小丑玩偶自己說的…?




(240/241)悟淨把每個人的不在場證明形容成慎密的蜘蛛網… 水穗覺得這一連串命案存在著一道巨大的墻,無法突破這道墻,就不可能找到真相。水穗原本以為這道墻密不透風,但似乎預感到牆上存在些微的裂縫。那道裂縫將越來越大,最終將可以通往那道墻的另一端。只是她不知道這件事到底是好是壞。水穗也預感到,墻的那一端是更深沉的悲傷。

裂縫… 用作形容時覺得很有意思(前提是要詞達意)。
湊佳苗的《睡在豌豆上》也有裂縫的形容,譯者也是同一人,好巧喔。



把整個案發地點當作一個「舞台」,很本格推理。

之前還一直糾結何為「推理小說」,自己喜歡的真的是「推理小說」嗎?
(想寫一篇關於看過的「推理小說」的文,卻遲遲未下筆…)

《十字屋的小丑》的導讀稍微點醒了我…
導讀的標題是『以本格為起點的創作歷程』,由陳嘉振撰寫。
原來東野出道的80年代正值「社會派推理小說」由盛轉衰的期間…

「本格推理」、「社會派」、「新本格」… 
其實對我來說,其實都不重要,各種小說都有擁護者。
百花齊放才精彩。
想不斷帶給讀者驚喜的作者一定能細水留長。

要解謎,就要了解人性。
東野的小說擁有獨特的魅力。

已經不想去給東野的作品分類了,東野的小說就是東野的小說。



啊,還有東野自撰的解說…

繼《白馬山莊殺人事件》後,這部作品同樣只是想寫古典推理小說而已,與新本格毫無關聯。才剛交稿,綾辻行人先生就推出《殺人十角館》,因此刻意晚一年出版,最後還是被誤會為跟新本格風。—— 一九八九年一月 講談社(收錄於《大概是最後的招呼》)

喜歡東野的自我解說,會寫他的創作靈感或者小牢騷,很有意思。好希望東野能夠為每部作品都寫個簡單的解說……




東野筆下的人性,哪怕暗,到最後卻是非常溫暖的。
會覺得人間還有希望…

或許因為容易失望,才需要一點希望。
(補充正能量中) 



還在繼續尋找自己會看東野小說的原因。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