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解不開的問題,如果別人告訴我怎麼解題,
即使當時懂了,也會很快忘記,
因為並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識。
但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
絞盡腦汁解出的問題不會忘記。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只從單一角度看,會不瞭解本質,人和土地都一樣。
—— 加賀恭一郎《當祈禱落幕時》


如果找不到目標,就一直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這也是一種人生。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大概是最後的招呼》東野圭吾(介紹)


簡短介紹一下。
《大概是最後的招呼》是東野圭吾唯一且最後(大概?)一本隨筆集。
「隨筆」是一種結合了作者的體驗和閱歷得出的感想的散文。

之前看過電子版,忘了是幾時。
應該有兩年了吧。
後來想了想,決定買中譯本來收藏。
最近甚至有買日文版來看的念頭。
喜歡東野的作品和幽默的話,應該會很喜歡《大概是最後的招呼》。

決定慢慢看,並且分開來寫。



目錄
★ I 年譜
★ II 作品自我解說
III 電影改編等
IV 回憶
V 喜好
VI 運動
VII 作家的日常



看完後會再在這篇加上感想。
暫時就是這樣。


☆☆.。.:*・゚*:.。.☆☆.。.:*・゚*:.。.☆☆.。.:*・゚*:.。.☆☆.。.:*・゚*:.。.☆☆


2015年1月14日(木)

文字,是能超越時空的溝通工具。

關於年譜,不會寫詳細的感想。
想說,從年譜可以以東野圭吾的角度瞭解「圭吾」。
很多人寫自傳或者墓誌銘,不是都會美言自己?
但說故事的東野述說自己的故事時,彷彿在黑自己,就是給「圭吾」爆料。

「苦中作樂」,不時無頭無腦嘻嘻哈哈地,是日常生活的一種持續能力,也是一種生活哲學。



之前看不覺得後面的內容有趣(喂!),感覺就是一個大叔像是老人給孫子講故事那樣,說自己的陳年往事。
但如果這個大叔是你欣賞的作家,就不一樣了。
可以看到很多書記載內容之外的東西。
因為連接到這部作品之外的作品,連接到自己的人生。

認識一個作家,能從不同角度來認識,像是作品、隨筆/散文、專欄、訪談、他人對作者做的評論等。
非作家也一樣,分面對面(工/私)、獨處時、寫東西時。
是不一樣的。

投緣不投緣,都是立場、喜好、討厭的不同的問題。
這麼想,如果一個不認識,而你也不覺得有魅力的人劈哩啪啦說自己的事(而且說得不怎麼有趣),你不也會覺得悶?
是不是你喜歡的人說自己的事,不管是什麼,你都會覺得有趣?
呃,這也要看情形吧。




這幾個月會很忙,也不知道能看多少本小說,但是唯一可以確信的是:想讀的話,再「沒空」也總有辦法的,嗯。

糾結著下一本東野的作品是要看《當年,我們就是一群蠢蛋!》還是《殺人之門》。
《殺人之門》好像會引起負面情緒,最好不要在這時間點讀... 哈哈哈。
話說,今年年頭還會出兩本新的中譯本(扯頭髮)。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