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解不開的問題,如果別人告訴我怎麼解題,
即使當時懂了,也會很快忘記,
因為並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識。
但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
絞盡腦汁解出的問題不會忘記。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只從單一角度看,會不瞭解本質,人和土地都一樣。
—— 加賀恭一郎《當祈禱落幕時》


如果找不到目標,就一直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這也是一種人生。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為什麼日本人的blog的文章標題好像都那麼的長


利用這篇的標題來表示我的疑惑。

最近就蠻常看日本人寫的blog的。
文章一定都會有標題不是嗎,看著就覺得一個個標題有夠長。
也可能只是我給自己寫的東西起標題時,一直都很簡短、也有點抽象。
注意到這點之後,意識到其實YouTube上的影片標題也很長。

這是一個「信息量」的問題嗎?
因為關鍵字眼(keyword)越多,或者有熱搜的字眼,被搜到的可能越高。
隨手找到了一篇給剛開始寫blog的新手的起標題教學。
這裡的建議是:15~25字(長っ!)
(嗯,日語原本就有假名的詞綴和詞根,所以是會比全是漢字的中文來得長啦⋯⋯)

之前上日語課有講到報章的標題。
報章起標題有字數限制(應該說是理想的字數吧),大概是8~10個字。
而且會省略主語、助詞等,也會有倒置的現象。
就是簡潔有力,然後吸引眼球。

簡短有時會有產生歧義的問題(這也是報章標題好玩的地方,因為有時會產生雙關)。
省略算是在「破壞」文法嗎?
語言最基本由三個部分組成:語音、詞彙、語法
(原來我還記得啊 >> 如果這點都記不住就該抓出去打了。)
當然,語言學家還有語義、語用、社會語言什麼的可以研究。

常常看非母語者使用中文的影片。
語音不會多挑剔,但不由得在意語法。
例如蠻常聽到很彆扭的「很+形容詞疊詞」的用法。
如果做語義分析,「很」是不能和表程度高的詞彙搭配的(例如不會說「很烏黑」吧?)。
而疊字結構也有表示程度高的語義。
但非母語者(尤其是在台灣的日本人)會說出「很QQ」這樣的形容(符合語感的用法應該是「形容詞疊詞+的」這個用法)。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日語的疊詞結構影響,因為日語有很多擬聲擬態詞都是疊詞的形式(例如「ふわふわ」、「きらきら」)。

回到「語法」。
這其實是我在語言學研究的範圍中最討厭的部分。
語序,詞彙什麼的,都會影響句子的意思。
學外語都要學語法,而母語者不需要特地學什麼語法。
但上過語法課,就知道語法其實一點都不 intuitive,很難解釋,研究起來也很煩人。
母語者那什麼,只能說是「語感」吧(我到底在說什麼啊?)。

我從來就搞不清楚自己的「母語」是什麼。
「母語」在語言學中指的是習得的「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
但在多語言的國家中可以指第一語言之外的第二語言(mother tongue)。
在雙語的情況下,這兩種語言都可以稱作第一語言。

我不覺得自己有兩個第一語言。
一直都覺得自己的華語(中文)比英語強,但華語(中文)程度也沒好到哪裡去。
這樣不就是一個兩邊都不是的局面嗎?
算了,所謂的 level 是很 relative 的。




說到 blog 這個話題,就要說「寫東西」這回事。

這個星期老闆又找事給大家做。
真佩服他很會找事情給沒事做的大家做,就算沒什麼事要說也要大家每天視訊開會。
這次說是要大家介紹自己的興趣、喜歡的事物之類的,寫什麼都可以。
因為要趁現在(拍蒼蠅的時候)把大家介紹給日本分部的人(我們這邊其實也不認識那邊的人啊,至少我這個入社未滿一年的傢伙不認識)。

原本是被暗示寫畢業的學校的,雖然不知道他為什麼又補上什麼都可以,社團活動也可以(結果他想老半天都沒想起我是什麼社團的)。
我有認真的用日文在寫畢業的要求(也就是要修什麼樣的課),但內容實在是太無聊了。
(⋯⋯沒有給一個具體方向是要我寫什麼啊?關於學業和大學生活,我也沒什麼有趣的事可以分享的。)

當天勉強寫出個幾千字,但因為還需要修改就沒有交出去。
過了一天,想到以前日文課時寫的介紹文化的作文。
於是決定修改,當作附贈品(?)。
那肯定比第一篇有趣100倍(因為原本就是以和日本人交流目的選的題材)。

反應果然就是附贈的比較有意思(老闆覺得內容有用就好⋯⋯)。
第一篇得到了很日式的「奉承」。
雖然內容無聊(我自己也說不有趣),但寫得很清楚,是寶貴資料⋯⋯⋯
如果第一篇報廢也無所謂啦。
雖然內容確實很無聊,但寫作的過程是愉快的。
一直都有寫東西的習慣,很多東西其實不是以有自己以外的觀眾為前提而寫的。
我是一個可以回頭看自己寫的東西好幾遍的人(也有放在那裡但不忍看的東西)。

一直覺得和老闆的說話時有一層透明的玻璃。
與其說是語言、年齡還是地位上的隔閡,更像是性格的問題吧。
說話不直接的日本人 vs 可以不說話就不說話的我(內心OS其實很多)
我的老闆很多時候很不像老闆,比較像一個有點弱的「お父さん」。

至於介紹自己的興趣什麼的那部分雖然有開始寫,但沒有打算主動交上去。
只要沒有被催就裝作不知道,他可以先介紹其他人。
我不喜歡被推到前面,就算被稱讚也覺得尷尬,我喜歡躲在後面。




那算是久違地寫了報導類的作文。
原來寫東西是那麼花時間的東西。
修改的那篇也花了有三個小時。

之前一直愁時間過得很慢,但打字,偶爾查一些資料,不知不覺就快到下班時間了。
雖然寫東西可以消磨時間,也能留下做了什麼的痕跡,但要我每天寫 blog 我沒有辦法。
就⋯⋯寫不出。

把「寫東西」當職業⋯⋯以前不是沒想過。
依照性格,作家等從事「創作」的職業其實比較適合自己。

現在覺得,還是當作興趣就好。

一般人為了生活都必須工作,工作和睡覺一樣,佔據了生活的一大部分。
也許人覺得能把興趣當作職業是非常幸福的事。
也許你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就是你的工作。
也許工作就是一個賺錢的手段。
但我覺得工作不一定要是自己喜歡的。

像現在的工作,不僅跟大學學的內容完全沒有關係,甚至還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
(當然薪水就不會有一般大學畢業生被估的市場價值那樣高啦,但我不是很care。)
這公司其實有點怪怪的⋯⋯呃,還是應該說想法開放,包容度高?
因為比起很多公司看中的學歷、資歷,更注重「やる気」(幹勁)。
(其實我也覺得學歷並不能保證這個人是否會是個能做出貢獻。)

而且也不是什麼感興趣的領域,甚至可以說完全陌生。
實在沒有什麼特別感興趣的領域或職業,也沒有什麼想進入的企業。
真的什麼都好,我只想找到能做的工作。

排除掉不想要的環境,也許就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

  • 大公司 X
  • 辦公室政治 X
  • 報告 X
  • 週末需要加班 X

簡單總結,其實不外乎就是想避開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太多的責任。

合得來是重點。
公司需要人,我需要工作。
老闆覺得 ok,我也覺得 ok。
不需要很喜歡,只要不討厭就好。

雖然現在問我,我也不知道自己當初為何會去應徵那家公司。
一個連按下提交履歷都會想很久的我,為什麼會按提交呢?

應徵的其實是需要日語的A職位,但面試時話題突然就被轉到另一個B職位。
被問到怎麼樣,我「很我」地回答都可以。
或許當時因為發燒所以頭昏昏的,再加上經過那麼多原本就不喜歡的面試,心理和精神狀態其實很不 ok 了,所以才沒有覺得應徵A職位,在面試時被問到B職位怎樣很奇怪。
明明除了願意學習,從頭到尾根本沒有在 appeal 自己,最後莫名其妙接到了B職位的 offer。

又驚訝又猶豫。
星期一面試,星期四突然收到給我面試的老闆的簡訊(說是前一天發了電郵但被彈回去所以才用簡訊聯絡)。
決定要不要接受的回覆期限只給到隔天。
電郵被彈回來其實給了我多一天的時間,因為隔天星期五還安排了另一個面試。
因為是職業介紹所幫我安排的,於是說明了情況和意向,也會去安排好的面試,對方也答應會要我隔天要應徵的公司快點告知結果。
於是抱著複雜的心情去了漫長的「就活」的最後一場面試。
最後那場面試的結果可想而知,那我也就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終於找到願意錄取自己的公司了。
後來才意識到原來那時候公司急著找人補B職位(喔,還有公司的電郵偶爾會有被彈的現象 LOL)。
剛開始的兩個星期真的覺得自己跌入一個叫做自己保重的大坑。
但之後慢慢上手,雖然也犯了一些(蠻煩的)錯,但都沒有被怪罪。
也見識到沒有「厚臉皮」和「假裝」不能解決的問題(苦笑)。

自己其實很幸運,遇到一個包容度很高的世界。
所以對現在的公司,其實是抱著「感謝」的心情的。

也許如果自己不是某所大學畢業的,如果自己不會日語,也許就不會被錄取了。
不過去應徵和被錄取的理由是什麼都不重要了。
光是相遇就是一種緣分吧。
還有各種的「剛好」。
重要的是現在和以後要做什麼。

雖然原本是一個不需要日語的職位,莫名巧妙地,從何時變成會要用日語寫電郵。
然後像現在這樣,還用日語寫些什麼。
老闆說不完美也沒關係,一直說會叫日本人幫我們檢查(這不就是一種變相的不放心嗎⋯?(笑))。
交上去後回頭看,又發現一些語法的錯誤,但算了,不需要太完美(不然以後要求會被拉到很高)。
想說的是,只要嘗試,然後認真寫就好(やる気ね)。

雖然那好像不是我的工作,但工作不就是有「不知不覺間被賦予不在工作範圍內的工作」的情況嗎?
可能原本就喜歡寫東西,所以不會抗拒。
作為一個在社團不知不覺間做慣 logistic slave 的人,只要不要太超出自己的 comfort zone,其實我都不介意做。




即使沒人看也能樂在其中。
自己可以反覆的看自己寫的東西。
是當日記的概念在寫嗎?

怎麼有種越來越「偏」的感覺。




(完)





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當時的某人》東野圭吾


《當時的某人》是由東野90年代初寫的短篇小說集成的,是東野早期的作品。
其中四篇和《沒有凶手的殺人夜》還有《怪人們》的其他短篇在2012年由富士電視台改編成連續劇《東野圭吾懸疑故事》。

(1)謎中謎(シャレードがいっぱい)
第一篇設定在日本的泡沫經濟時代。
可是不管什麼時代,「遺產紛爭」好像都是推理小說的「定番」啊。
又是大哥大,又是傳呼器,真的是「時代小說」(笑)。


(2)玲子與REIKO(玲子とレイコ)
東野的小說中,以多重人格為題材的作品意外的少。
《變身》有一點多重人格的味道,但不太一樣。
(多重人格的小說,推薦貴志祐介的《ISOLA第十三個人格》)


(3)重生術(再生魔術の女)


(4)再見,「爸爸」(さよなら『お父さん』)
《秘密》的原型。
杉本平介,改寫是竟然只改了一個字嗎?
妻子和女兒的名字倒是完全改掉:暢子和加奈江。
覺得改後的名字比較親切⋯(單純只是看慣那些名字吧?)
為什麼確認妻子的問題是上個月的薪水啊 LOLOL

的確能明白為何東野會不滿意短篇,後來決定寫成長篇。
因為篇幅短,沒有辦法詳細描述人物在不同階段的的心境變化和矛盾。
改寫後的長篇《秘密》不僅多了平介和妻子之間的矛盾的描寫,還多出了女兒的靈魂回來的部分。此外,也涉及長途巴士司機過勞導致意外的事件與家屬的討論,這部分是東野社會派的部分。


(5)名偵探退場(名探偵退場)
人物的名字看得我眼花撩亂,哈哈哈。


(6)女人與老虎(虎も女も)
(嗯,原題是「是老虎也是女人」的意思⋯)

虎、大虎、虎になる
「虎」在日語原來有「酒鬼」意思啊。
「虎になる」就是「爛醉如泥」。

不知道為什麼看完後,想到了「普通話」的「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當年(?)學音韻學時背的「咒語」幾乎都忘了 orz
不過也是眾多語言學的內容中記憶點最多的課⋯
不過應該是回不去了⋯⋯


(7)好想睡,不想死(眠りたい死にたくない)
只能說男主有夠倒霉的。


(8)第二十年的約定(二十年目の約束)
有一點點《空洞的十字架》的feel。




東野圭吾的世界,跌入第7年。
在東野越來越出名之前就遇見他,默默覺得很幸運。
現在說到東野,必會提到得代表作之一《解憂雜貨店》雖然也喜歡,但留下的「溫度」在我心中還是不及《時生》和《信》。
我不得不承認電影改編有加深那份「感動」和「記憶點」。

東野的作品,我還真的幾乎看完了(目標:全制覇!)。
還有哪些沒看⋯
  • 鳥人計畫
  • 假面山莊殺人事件
  • 科學?
  • 夢はトリノをかけめぐる
  • 魔力的胎動
  • 希望之線
  • 祈念之樹

回想,某些意義上,我是個三分鐘熱度。
不會想設什麼目標,然後去努力達成什麼的。
也沒有什麼因為「失敗」而「不甘心」的情緒(因為很多時候選擇「算了」)。

可是對於東野的小說,我的「興趣」卻堅持了那麼久。
一旦傾全心去喜歡,感覺可以喜歡很久,或者持續很久。
雖然有時也不知道為什麼。





話說,上星期看到一則消息,說是東野圭吾的作品也電子化了!(其實上個月就報導了)

電子化的作品有7部(都是不同出版社的耶⋯):
  • 1999年 白夜行(白夜行)
  • 2005年 容疑者Xの献身(嫌疑人X的獻身)
  • 2007年 ダイイングアイ(瀕死之眼)
  • 2008年 流星の絆(流星之絆)
  • 2010年 プラチナデータ(白金數據)
  • 2012年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解憂雜貨店)
  • 2013年 疾風ロンド(疾風迴旋曲)
《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還有《解憂雜貨店》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有點意外的是《瀕死之眼》和《疾風迴旋曲》也被選中(因為這兩本不是那麼的有知名度嘛)。
但以上七部全部都曾改編成連續劇或者電影。

這次的目標群眾好像是不怎麼看小說的「若者」(年輕人),因為有這個來自東野的信息:

「外に出たい若者たちよ、もうしばらくご辛抱を!たまには読書でもいかがですか。新しい世界が開けるかもしれません。保証はできませんが。ーー東野圭吾」
(想出門的年輕人啊,暫時還是忍忍吧!偶爾讀讀書怎麼樣?說不定會開啟新的世界。雖然無法保證就是了。)
明明東野自己也曾是不讀書的年輕人(笑)。

嗯,早期和近期的作品都有,題材也很不同,不過都是偏社會派的作品。
這就可以讓不曾看過東野的小說的看到多面的東野!

(不過,日本這幾天就要全面解除緊急事態宣言了呢⋯⋯)




2020年5月


(完)

2020年5月11日 星期一

《怪人們》東野圭吾


這是一部東野90年代初的作品的短篇集。

專心看的話還是可以很快看完的。





還蠻喜歡《燈塔》這篇的。

裡面有一句話是「燈塔底下是最暗的地方」(灯台下暗し(とうだいもとくらし))。
是「當局者迷」的意思。

不知道為什麼看的時候想到了《殺人之門》。
明明《殺人之門》和《燈塔》不同的,「我」一直都逃不出他的「朋友」的陰影。
要不要再拿出來看呢⋯⋯





《哥斯大黎加的冰雨》是難得的以「國外」為背景的作品。
有點意外,有種不是在看「東野圭吾」的感覺。

雖然「我」對秘書和鄰居百般嫌棄,但兩人最後為「我」做的事真的好溫暖。
每個人待人處事的方式都不同,不要因為人家可能冷漠,就以為他們無情。
這世上不可能所有人都很熱情,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over-friendly的人吧。
我的話都不自覺地閃開過度熱情的人。
有種一直要踩過別人的線的感覺,也常踩到我的地雷。





書尾的解說提到《宿命》,我竟然完全不記得劇情了。
但對角色的名字竟然有一點印象⋯?

一些有印象的故事:
《怪人們》的「結婚報告」(之前看過連續劇改編)
柯南 電影《偵探的鎮魂歌》(之前看過一次)

雖然不記得具體的故事,或者說「真相」,但遇到某些 trigger,就想起關鍵的點。
真不可思議。

話說,「印象」和「記憶」的差別是什麼呢⋯
印象也有記憶的意思,但不是完全對等,也不是任何場合都可以互換(會不符合「語感」)。
語言真是不可思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