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解不開的問題,如果別人告訴我怎麼解題,
即使當時懂了,也會很快忘記,
因為並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識。
但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
絞盡腦汁解出的問題不會忘記。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只從單一角度看,會不瞭解本質,人和土地都一樣。
—— 加賀恭一郎《當祈禱落幕時》


如果找不到目標,就一直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這也是一種人生。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睡在豌豆上》湊佳苗


「所有人都慶幸,失蹤的姊姊回來了,但,只有我知道——她是冒牌的。」



十三年前的夏天,我(結衣子)的姐姐萬佑子失蹤了。
萬佑子常常給結衣子念童話故事,其中讓結衣子印象最深刻的是《豌豆公主》。
姊妹倆用彈珠實驗睡在底下有豌豆的羽絨被上的感覺。
萬佑子失蹤後,媽媽四處尋找萬佑子,還讓結衣子藉著找貓去查探其他人的家。
結衣子因為這樣,從開始被同情到最後被同學排擠,也沒有人找結衣子一起玩。

在萬佑子失蹤兩年,歷劫回到家裡後,結衣子一直有睡在豌豆上的怪異感覺。
就是感覺哪裡不對勁。
結衣子覺得姐姐不是萬佑子,是冒牌貨。

十三年後,結衣子回家時在月台看見兩個女孩。
一個是姊姊,另一個是萬佑子。

喜歡看推理劇的外婆留了一本筆記本給結衣子。
裡面記錄著萬佑子失蹤的事的調查情況、感想還有推理。
萬佑子回來後,外婆也有寫記錄。

故事就是這樣一邊跟著結衣子回憶姐姐失蹤期間和回來後的事,一邊尋找「答案」。


☆☆.。.:*・゚*:.。.☆☆.。.:*・゚*:.。.☆☆.。.:*・゚*:.。.☆☆.。.:*・゚*:.。.☆☆


故事的最後一句話是:



「不管是誰,希望有人告訴我——什麼才是真的?」



根本沒有什麼是真實的。
那就是我的答案。
(那是什麼意思不明的答案?)



想嘗試在盡量不揭開「謎底」的前提下寫完這篇。
不過即使揭開謎底,還是有再看的意義的。




春天出版的中譯本是粉色和紅色系的,很漂亮。
但原來中譯本是沿用了新潮社的日本文庫封面。

覺得中譯本的書腰加分(我說的是桃紅色的那種,因為中譯本好像也有黑色的書腰)。
很多時候,視覺上書腰套在外面還好(其實有些書腰也不是很好看的說)。
重點是看的時候好麻煩,一直掉出來。
拿掉的話又怕把它壓壞還是弄不見什麼的。
可能是潛意識把書腰當作書的一部分了。
即使套塑料書套保護書,塑料書套也是會掉出來 =.=

不過《睡在豌豆上》的書腰有配合封面本身的設計。
封面是一對紅色的戒指形糖果。
一般情況下,套上書腰後,這封面的戒指會被「切掉」(是蓋住啦)。
但是書腰上印了會被蓋住的部分,套上去後,不會覺得怪怪,反而有另類的視覺效果。
拿掉書套,反而覺得有點空,好像少了什麼。

閱讀是一個體驗。
而書的設計能讓這體驗增加幾層。
(即使未看內容,看到漂亮或者有意思的封面也很爽 XD XD)




終於看了一本不是「各說各的」的湊佳苗作品。

《睡在豌豆上》幾乎都是以結衣子這個「我」的角度來寫的(有幾段是以其他角色的視角出發的,以比例來看,真的很少)。

故事採用了物景重疊的描寫手法。
類似「觸景傷情」,雖然不見得都是「傷情」。
有快樂的回憶,也有不愉快的回憶。
主要是在用「回憶」架構「謎團」。



看湊佳苗描寫的「鄉下」,為什麼會同時帶有「鄙視」、「逃避」和「緬懷」呢…?
鄉下如同過去的話,或許就不太難理解了。
是很複雜的情結。

作品會融入作家本身的經歷、知識、喜好和信念。
這樣六本看下來,我真的開始懷疑那些是不是作者真實的感受和經歷。

重複的元素再度現身,已經無力吐槽和抱怨了。
當作作者寫作特色好了,這樣看起來會比較輕鬆。



湊佳苗是否知道自己一直讓讀者有睡在豌豆上的感覺?(苦笑)




(006)無論玩得再怎麼投入,都很難完全佔據我的腦海。即使看起來排得密密麻麻,毫無縫隙,但其實並不是整幅畫,而是像拼圖般,只由很多小圖片拼出來的。


(006)隨著裡故鄉越來越近,那個童話故事從拼圖的接縫處慢慢滲透出來。


007)人的記憶也如同畫布,新的記憶會不斷覆蓋舊的記憶嗎?即使累積了多年平淡無奇的日常記憶,但色彩強烈的部分還是會從裂痕或是縫隙中滲透出來,這根本是很正常的事。


(014)在豌豆上睡覺的感覺。雖然早就已經封存在記憶底層,但至今仍然會和故事一起甦醒,背上感受到刺痛的不適感。


(020)原來和不瞭解我過去的人在一起,也可以交到朋友。果真如此的話,回到故鄉,回到老家或許代表回到過去,所以隨著離老家越來越近,眼前的畫面會產生龜裂。往事的記憶會從裂縫中滲出來。


(119)也許不該被動接受腦袋深處溢出的回憶,而是要自己主動挖掘記憶。畫布上畫了畫了一層又一層,最下方到底畫了什麼?是否因為一直認為自己腦海中的那幅畫,最下方是以萬佑子失蹤事件為名的畫布,所以才會看不清豌豆到底是什麼?如果下面還有其他畫,我到底該怎麼挖掘呢?


(147)即使內心為萬佑子擔憂,遇到好笑的事還是會忍不住笑出來。每次笑了之後,就會產生罪惡感,突然很想哭。在多次經歷這種經驗後,意識向內側後退了一步,漸漸覺得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事,好像是在隔著濾鏡的世界中發生的。


(150)萬佑子的東西維持著萬佑子在家時的狀態,但絲毫沒有改變似乎恰恰證明了她已經不在這裡。


(164/165)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個人都知道流淚的原因未必是眼前的事,但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不了解這一點,認為哭泣的原因在當事人的半徑一公尺以內。


(172)隨著歲月的流逝,對於哪個漢字是在幾年級時學的,數學解了哪些問題之類的學習內容也會越來越模糊,只記得都是小學時學的,在記憶中歸為一類。


(172)大人想到小學一年級學生時,不是回想起當年的自己,而是在腦中擅自創造出一個符號化的幼童,這樣的幼童純潔無知,從來不會懷疑,相信大人說的每一句話,思考模式完全配合大人的需求。


(264)我並沒有做DNA鑑定,只是把在畫布上塗了很多層的畫一層一層刮掉後,看到了結果,發現了之前沒有看到的畫,然後把結果亮在姊姊面前。姊姊的假面具很快就要撕下來了,終於可以看到畫布最下方那幅畫真正的畫。或者⋯⋯ 終於可以直接摸到被層層被子蓋住的豌豆了。


(267)「不管經過了多少年,無論未來還有數十年,即使我和你共同生活的日子比你和她共度的日子更長,你心目中的萬佑子並不是我。」


(284)為什麼可以輕易拋棄整晚照顧她,拋棄為了能夠隨時在夜晚送她去急診,而戒了喝酒習慣的爸爸?拋棄和我之間的回憶呢?



(284)萬佑子只存在於我的幻想中。


(285)沒想到只有我……不是真正的家人。







看到最後一章時,心裡還在想《睡在豌豆上》到底是想說什麼?

看完後,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
因為感覺就是匆匆結束。

如果最後不是匆匆解開謎底,應該會是更有意思的作品。
可以描寫得更深一點,而不是留下那麼多「問號」。

也可能作者自己也沒有答案吧。
「不知道」或許也是一種深思熟慮及衡量後的結果。

看了《夜行觀覽車》,我有種湊佳苗因為寫不完想寫的東西,所以在之後的作品又再寫有著類似的概念的故事。
看完《睡在豌豆上》後,這感覺更強烈了。

《睡在豌豆上》除了寫「姊妹」,還寫到「家人」和「母女」。
和《夜行觀覽車》說到的有點相似,就是什麼才是家人。
也很在意沒看過的《母性》在寫什麼。



真正的家人。
真正的姊妹。

幻想的家人。
幻想的姊妹。

說的是親情和血緣吧。

《睡在豌豆上》有幾對姊妹,也有好幾對母女。
但是看完後,感覺作者未能把想訴說的事好好傳達出去。
就很模糊。



曾看過有人說兄弟姊妹是父母給你最好的禮物。

認真想的話,兄弟姊妹真的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嗎?

很容易翻臉,也很容易和好,或許這就是兄弟姊妹…
兄弟姊妹的關係,是會包含妒忌的。

可能是禮物,也可能是噩夢。
我沒有答案,因為對我來說,這事意外的,要蓋棺論定,而且因人而異。



親子關係和手足關係,湊佳苗想問這兩者的差異,但是並沒有給予作者的立場(至少我感覺不出)。
說到立場,其實自己很多時候也提不出自己的立場。

開始也寫到,湊佳苗一直讓讀者有睡在豌豆上的感覺。
就是那種不對勁,《睡在豌豆上》說的那種背後的刺痛感。
架構的故事不是那種讓人想大呼「爛透了」的那種。
讓我覺得不對勁是結尾。
應該能有更好的結尾… 這種感覺
結局爛,能毀了一切,但同時也是可以補救的,因為是故事。
現實的話,正好相反。
故事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書寫,但結局不管怎樣,都無法改變。



實在不想買太多書,一買就買了一大堆。
買到圖書館借得到,也不是會再看第二次的,有點後悔…
真的覺得日後一定要找機會再看的才買。
(話是這麼說,不克制的話,有想看新書就會想去買了… 哎…)
所以就慢慢的借,然後把湊佳苗的作品都看一看吧。
湊佳苗描寫的是男性作者寫不出的女性/母親/女兒的角度。

一直以來,我想要補充的是角度吧。
角度,是非常寶貴的。



可能過陣子再看一次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好啦,接下來要把《來自新世界》看完…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