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か二ヶ月がすぐ終わりました。
負面能量很重,即使不表現出來。
或者該說,我 LOW ON ENERGY。
好想睡啊。
最近也沒什麼在更新,日語複習也沒在寫,呃。
週六也沒空,在學箏。
雖然是剛學,卻也不是零基礎。
那「吃老本」的基礎,不是全部都能用,反而有種成為束縛的感覺。
雖然接近,但還是不一樣的。
幾千年來經過演變,必定有了分歧。
(而且當初借的時候,大概已經有點不一樣了吧?)
會想,幾千年前是怎麼彈的?
當然,我什麼都沒想出來。
以前練習是有壓力的,現在還沒什麼壓力,真的在沉浸在反覆練習中。
原來時間過得這麽快啊,轉眼3小時就這麼過了。
明明以前都盼著快點結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時間是相對的嘛。心態大概也不一樣。)
儘管一星期六天往學校去,課業上還是感覺比上學期輕鬆。
果然是上學期閱讀材料太繁重,內容讓人鑽牛角尖還有腦內爆炸。
三、四年,不參加點學校的活動好像太乏味了。
開始會有點不安,但持續下去應該不會後悔吧?
至少,感覺沒有以前那麼複雜。
真的太匱乏了,雖然現在也沒多充實就是了。
來源。
併入。
分化。
(O.O 啥?)
說OO是哪裡哪裡的話/說法…
或許OO根本不是你所謂的XX話,都不懂是哪裡借來的。
和說A是哪裡的食物,然後吵來吵去沒完沒了的一樣煩。
文化這東西,好煩。
好煩啊。
繁體字是看書學會認的,現在覺得會看真好。
雖然會認,但真的不常寫(對日文感興趣後,寫的機會多了)。
既然簡化字可以從正體字推出來,那也可以從簡體字推正體字(繁體字)。
雖然也不不是每個字都可以順利推出。
這一切都是人搞出來的。
(我在說什麼啊?)
漢字漢字,什麼是漢字?
符號,有筆畫的符號。
看不到讀音的,有筆畫的符號。
現代漢字是從圖形演化而來,看不到讀音的,有筆畫的符號。
望著漢字,想著漢字,已經不敢說「喜歡漢字」了…
文字會不會看是一回事,語言會不會說是另一回事。
語言系統和文字系統實在是複雜,當初到底是怎麼學的?
說到文字系統,回想以前的英語聽寫就不寒而慄。
到底是怎麼死記硬背下去的?
漢字更甚。
啊,還有漢語拼音,到底是怎麼學進去的?
明明都有不合理的地方,小時候的吸收能力就這麼好?
還是單純的不會思考、不會質問、什麼都照單全收?
其實照單全收也沒什麼不好的。
古代的文明、文化很寶貴,所以要學習和傳承…?
我好像有古文排斥症(那啥啊)。
假期一眨眼就快結束了。
☆
其實照單全收也沒什麼不好的。
認字、學寫字還是要趁早。
趁自己還不會問學這個幹嘛,不問為什麼要學的時候學起來。
掌握後才來痛苦好過在學習的過程感到痛苦。
古代的文明、文化很寶貴,所以要學習和傳承…?
那來畫甲骨文吧!(…)
讓人們學習古文也要有限制。
現在說字的平上去入原來是從古代的韻書來的,終於搞懂了。
不同方言的平上去入的調型是根據古代的平上去入相應而來的啊。
不同時期的「官話」和「方言」。
既然語言(音+義)一直在變的話,那什麼叫規律/不規律演變?
怎麼個變法才能普及,還是沒有普及太遠的必要?
白話和文言是分開的,那意味著什麼?
說一直以來都有一個「通用語」(雖然離「京」遠的地方不見得會說就是了),這樣我就有點懂了啊,唉。
問:所以,帶著現代漢字的音和意義去理解,以中文的邏輯看日文的漢字會是什麼情形呢?
日語的文字系統是建立在漢字系統上的。(是三國時代後?)
現在日語語言系統留有不同時期(兩個主要時期?)借入時的漢字讀音(「音讀」),期間必然也經過演化。
把漢字借去記日語原有的音叫「訓讀」,訓有學習之義。
答:亂來,不過也混得過去。
(不過拿現代南方方言的邏輯去看,可能會更好?)
(不過拿現代南方方言的邏輯去看,可能會更好?)
有種自己在「吃老本」得感覺。
新學的東西也不太會用,一直依賴從前累積的東西度日。
有種沒在思考的感覺。
沒有問題=沒在思考,大概吧。
回想,從以前,學習很容易碰到天花板。
完全是心態問題吧… 嗯…
有些東西上手算快,但說到精進,就會有問題。
也有東西是怎麼都搞不懂,學不會。
或許是根本就不想學會吧,心底大概在想沒必要學會。
腦筋最近一直轉不了。
假期一眨眼就快結束了。
每天能量都很低(好過起起落落?),這樣能持續多久?
都不懂自己在做什麼,學期就已經過半了。
既來之,則安之… 果然是不行的吧。
何で文句がたくさん書くの?
文句しか書きたくないから。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