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解不開的問題,如果別人告訴我怎麼解題,
即使當時懂了,也會很快忘記,
因為並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識。
但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
絞盡腦汁解出的問題不會忘記。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只從單一角度看,會不瞭解本質,人和土地都一樣。
—— 加賀恭一郎《當祈禱落幕時》


如果找不到目標,就一直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這也是一種人生。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非「非X即Y」的世界


我覺得在人們不需要為下一餐有沒有得吃,只會為下一餐該吃什麼煩惱的社會環境裡,大家都有選擇的「條件」。

所以,要讀還是不要讀,請自己選擇。
讀完後要有什麼想法,也是個人自由。
你要覺得我三觀「扭曲」也隨便你。
我只能說我們是不同「世界」的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想法自然也不會完全一樣。
我只想做好「自己」。
我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並放到整個 blog 的 context 而已。
雖然整個 blog 的 context 並無法代表整個「我」的 context。



((
其實也不怎麼喜歡看到什麼 Disclaimer 的。
不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
還是問題出在寫法呢?
因為我還蠻喜歡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書背的「勸阻」。
因為那個「勸阻」其實是一個形式,實質是內容簡介。
所以大概就是寫法、目的等的問題吧。
))




X=黑
Y=白

顏色就是一個混合,是一個漸層,不然為什麼可以調色?
有個在黑色和白色之間的顏色,它叫做「灰色」。

做過把一個圓形的紙片塗成六等分的紅色、橙色、黃色、青色、藍色和紫色,然後快速地轉動的實驗,又或者把光通過一個菱鏡的折射實驗嗎?
可以說白色是由很多顏色組成的嗎?
所謂「白色」,就是某個物體把所有顏色的光都反射掉,然後我們的眼睛(腦)接收到,讓我們「看到」的「顏色」(這應該不是很科學的敘述方式)。

很多文化都把「白色」當作「純潔」、「天使」的象徵。
「黑色」則是「不祥」、「邪惡」的象徵。
但「顏色」本身根本就沒有什麼含意。
「顏色」代表的意義都是文化賦予的。
人們賦予的意義,只要有心,都是可以改變的。
文化和物理不同,例如地心吸引力。
因為地心吸引力,在一般什麼外力都不注入的情況下,人無法阻止往上的東西不往下掉。
要改變文化當然不是那麼容易,但不是不可能。

語言也是這麼一回事吧。
語言其中一個重要的特性是「任意性(arbitrariness)」。
語音、文字符號、意義的結合都是任意的,所以才會有不同的語言。
可能也因為語言是任意的,語言才能改變吧。

語言也是一個漸層。
語言也在演變。
上了一學期關於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的課,深刻覺得生物的演變和語言的演變是平行的。
(學界是灰暗的,這我也信了。)

演變是個非常、非常、非常漫長的過程。
我們在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生物有什麼巨大的變化,但變化確實在發生。
所謂的「抗藥性」其實就是一個由自然選擇推動的進化現象。
什麼叫一個「強大」的理論?
用一個簡單扼要的「說法」來解釋廣大的「事實」。
理論不是空說,而是有大量證據支撐,有解說能力的。
要把複雜的東西用幾句話概括是非常困難的。
那強大的解說力以及那其中的理據性,我無法不被說服。

研究的方式,古生物學和語言學有那麼多共性。
無論是 Internal reconstruction 還是 Comparative method of reconstruction。
總覺得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很多都是受科學的研究方式啟發的。
嘛,語言學也算是一種「科學」。
雖然也有很多很不科學的推測和主觀意見就是了。

無法適應改變的環境,就要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無論是生物還是語言都一樣。




X = 正題、重點
Y = 廢話

我不喜歡被 assume 我知道(當然也有覺得自己被當笨蛋的時候,大概是呈現的方式所使的吧),所以就不厭其煩地說明。
但老師好像都想要「深度」的「分析」,不想聽我覺得一樣重要的背景說明。
背景說明是題外話嗎?
背景不重要嗎?
深刻體會到在「被 assume 我知道,但我不知道」的情況下聽講,很吃力。
看似不相關的內容,可能具有別的意義(當然,也有可能就只是灌水)。
我希望我的觀眾能有一些我覺得需要了解後面的內容的信息。
所以這學期做的幾次文章報告,都加了一些額外的信息。
雖然不是什麼新的內容,聽一下也許會有新的發現也說不定啊…?
我常常有這種感覺,大概是基礎不好吧。
也可能是我對背景的偏重大於所謂的「正題」了吧。
請好好反省一下。

總覺得這學期的我,過於注重語料的收集。
不是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嗎?
我覺得準備工作有時比實際操作還重要。
大量的語料,很好的概括難道不是有說服力研究必備的其中幾項條件嗎?

語料,某種程度上就是證據的來源。
但是有老師說,寫文章時只要舉幾個典型的例子就好了,很多論文確實也是這樣。
研究的過程就不重要嗎?
可能我的信念和學界的觀點不同吧。

《伽利略的苦惱》中有這麼一句話:
只要將其中順利完成的例子大肆公布就行了,這在科學領域里算是常識喔。 —— 湯川学 《伽利略的苦惱 - 墜落》
我大概沒有什麼研究的「常識」吧。
我自認沒有學術研究的天份,也沒有興趣。
我只有堆積語料的執著。

生命還有它包含的一切最終只有一個結果,那叫做「終結」。
要相信還是否定是個人自由,反正這個想法是認清現實後的「覺悟」。
不要來跟我說生命結束後的「世界」,因為我沒有那種想像力,也不想想像。
所以,比起結果,我認為我更注重過程(也只能這樣了吧?)。
大概是因為這樣,我才會把想法記下來,還有寫感想文。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樣,是會把草稿都丟掉嗎(因為結果比較重要好像是普遍的「常識」啊)?
但我每次寫報告都會存 draft,這學期存了很多報告的 draft。
雖然不見得會回頭去看,但如果有一天心血來潮,那就是一個觀察過渡狀態和「演變」的材料。
捨棄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最終的成果和最初的模樣又差了多少,這些就是演變。
上什麼「語言(語法)歷史」的課,告訴我的是,要研究「歷史」,材料很重要。
文獻材料不完整,而且偏重於「仿古」的文言材料,口語材料嚴重缺失,這些都是研究面對的問題。
手抄的文獻還有「錯字」、「改動」的問題。

語言的歷史可以從幾個大方面來看:文字、詞彙、語法、語義、音韻。
使用的材料主要分兩種:歷時材料(文獻)和共時材料(方言)。
也有學者在做語法研究時把音韻的東西拿出來試圖論證,所以材料大概都是重疊的吧。
畢竟語言是這些方面的結合,只看其中一個方面,大概無法看得很全面。

語言的歷史是有趣還是枯燥乏味?
我覺得一切是猜測,當然是有一定「根據」的猜測,但誰都沒辦法很肯定地說那就是「事實」。
這就是歷史語言學不太科學的地方,就算收集大量的證據,經過論述證明了什麼,學術界也承認了,那又怎樣?
反正你沒辦法驗證那就是過去的事實。
對我來說,還是「推測」,還是一種可以爭論,可以被推翻,可以不斷 refine 的說法。
這就是「學術」嗎?

語法的歷史的研究,夾雜著語義和語用的分析。
我覺得語法歷史研究起來既枯燥,又很難說清楚,說的很可能只是 part of the story。
當然必須佩服那些學者的能耐,在那麼有限的資源,又沒有語料庫的情況下,還能總結出一些規律,值得佩服。

這個 blog 呈現的也是一個演變過程。
這一切不也是一個表示漸變的「我」的連續統?
所謂的「過程」是一個包含很多「點」的一條線,一個 scale,或者說一個連續統。

這條線會往哪裡我不知道,反正就是一條不斷延伸的,彎彎曲曲的線。

什麼叫「重點」?
什麼叫「價值」?
這是後半學期的我一直在問的問題。
學期結束了,缺乏「常識」的我還沒有答案。
我覺得自己的 structure 說清楚了(只有我自己這麼覺得吧?!),但不是我的人,好像看不懂?
我看不到別人的重點,別人也看不到我的重點,這就扯平了嗎?

就算花很多功夫去收集語料又怎樣?
就算花很多時間去做額外的說明又怎樣?
只有 Effort 又不會給你 A。

讀書要有「效率」,所以不是會強調 “Study smart” 嗎?
(反正我就不是很 smart。)

我對 A 已經沒有期待了。
早就不去奢望這種東西了。
能有就好,沒有也無所謂(感覺就是一種「奢侈品」)。
考試、成績,就只是為了把你放到一個沒有固定標準的 scale 上面。
學到什麼比較重要,大概吧。





X = 有意義的
Y = 無意義的

這段和上一段是相關的,或者本質是一樣的。
「研究目的」是什麼?
不是要做這項研究的個人目的(因為太 self-centered 了,不符合「學術精神」?),而是為了廣大學術界做出貢獻,回答什麼「學術的問題」嗎?
話說,「研究」又是什麼呢?
為了證明什麼的過程?

不試做看看怎麼知道沒有意義?
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也不需要一樣。
什麼有「意義」,什麼沒有「意義」,自己清楚最重要。
我覺得沒有意義也是一種意義。

總是在囤積。
囤積不用就是一種浪費?
某樣東西是否有意義,不到派上用場時根本不會知道。
現在學的東西有意義嗎?
以前學的東西有意義嗎,有派上用場嗎?
也許沒有意義,一輩子也不會用到。
但我覺得沒有意義也是一種意義。
對我沒意義,對別人有意義也是一種意義。

反正,我覺得整個學期做的東西對我來說最有意義。
學了很多方言單詞讀音(也很重要的聲調不太準就是了),回答了一些我自己想知道答案的問題(當然還有很多我無法回答的問題)。
雖然大概不是什麼有什麼「學術價值」的問題,但我覺得我有收穫。
成績什麼的,只要及格,其他已經無所謂了(大概吧)。
失望、失敗的滋味雖然不好,但不去期待就好了(好不積極)。
人生還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很快就過去了。
反正讓我後悔的事那麼多,好像也不差多一兩個小遺憾。
這樣好像是在逃避,不去治療傷口,任它結疤。
回過頭,才發現自己累積了很多傷疤。
性格也因為這些傷疤而變得有點奇怪。





X = 物質
Y = 精神


所謂的「時代精神(Zeitgeist)」是一個時代的氣氛、道德、思想潮流?
原來「明治精神」可以這樣理解啊……

我所住的社會是處於「物質時代」還是「精神時代」呢?
為三餐打拚的人、為奢侈品打拼的人、為社會問題發聲的人都有。
整體來說,國家的經濟條件不差,但貧富差距的確存在,應該還在不斷變大。
所以,大概也要看個人吧。
吃飽喝足,撐著了才會去討論什麼「更大的意義」。
只有處於「優勢」地位的人才會去談論平等、人權什麼的。
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的。

日語課使用的教科書的最後一篇主要閱讀文章,改編自「日本村100人の仲間たち」。
作者認為日本人太以「自我(和自己人)為中心」,應該放眼看世界,去關心國際社會關心的「大事」。
當然,世界的問題,大家都責無旁貸,但個人的問題就那麼微不足道嗎?
心理健康、自殺問題等也是問題啊?
這難道不是因為不斷追求物質,心靈上卻無法得到滿足,而且越是用物質填補,心靈就變得更空虛嗎…?

可能因為這樣,我才會覺得日本的小說、日劇等和自己很契合吧。
好像有點明白為什麼會喜歡東野的小說,會對日劇的題材感興趣。
因為很多關於「人」的反思,尤其是「私小說」類。
維基是說「私小說」是一種採取自我暴露的敘述法的寫實主義。
暴露的是內心的灰暗,是過去不愉快的經歷。
雖然我覺得人生也有快樂的時候,但人生不可能每天都有好事,也有不好的事,也有看你怎麼去看待的普普通通的事。
除非你一生從來都沒有經歷過不愉快的事,每天都很自由、快樂、幸福,不然我覺得這些灰暗的東西對一個人的性格、思想影響更深遠。
人的價值觀是被其他人影響,被個人經歷影響的。

突然想到以前在日本研究的課上,講過這麼一個話題:Imagination has real effects on the material world.




X = 優點 
Y = 缺點

因為相信除了看優點這一面,也要看看缺點,所以主動把負面的東西搬出來。 
這種信念到底是長處還是短處?

大概很多人不懂得 appreciate 這種「自曝其短」的想法吧。
面試技巧什麼的都強調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面試官。
但人不只有「長處」,也有「短處」。
Saying all the nice things makes it sound too good to be true.

之前應徵過學校的活動助手,表格有一部分要求填「長處」和「短處」。
我就在「短處」寫了不符合 “teamwork” 和 “communication” 等「21世紀技能」的 “property”。
講求「21世紀技能」的工作,我也不指望自己會被錄取,甚至後悔應徵。
但最後還是被錄取了,我也不知道錄取的標準是什麼。
是因為錄取的部門覺得這些學生「不挑」、很「好用」嗎?(覺得和被錄取的學生會什麼語言也有一點關係)
我的確沒有什麼 strong preference for jobs。

很不喜歡被人家問:「你畢業後要做什麼?」

根據心情,當下/事後心理的 OS 也很不同:
「不知道。」
「關你什麼事?」
「不需要你雞婆。」
「你管好你自己就好。」
「工作已經有著落的人,來問我幹嘛?」

很想這麼回下一個問我的人:「你是要介紹工作給我嗎?」(根本就是欠揍)
但是,這些回復其實都源於一個「不知道」。

我覺得我只能說:「せめて嫌いじゃない仕事」。
只要我不討厭工作的性質,是對方覺得我能勝任,想給我機會的,做什麼其實都無所謂。
環境、薪水等條件只要合理,能應付日常生活開銷,我沒有很多要求。
或許這種「好像什麼都隨便」的人其實最麻煩吧。
可能我不太適合長期做相同的工作,但我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又不怎麼好。

我覺得其他人不願意正視你也無所謂,至少自己應該嘗試誠實地面對真實的自己。
但知道自己的短處卻不去改變,那該怎麼理解?
是 “accept oneself as they are” 還是「無藥可救」?

如果有改變的 intention,大概就可以叫「自我反省」。
如果進一步做出「往更好的方面」改變的 action,那就是「自我進步」。
「自曝其短」大概就是一個很 passive 的愚蠢行為。
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的話,對當事人會造成多大傷害?

就連我自己的期末研究(?)也是這樣,主動地把研究方法的缺陷先寫出來。
與其事後被點出批評,我自己先指出來。
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是不給觀眾「這是完美的說明」的錯覺,也給自己留條後路的方式嗎?
(我的說明和「完美」扯不上邊,花了很多時間說明背景,但應該是「重點」的分析卻點了就走,聽眾大概都是懵的。)
但結果還是被揪著說,那滋味很不好。
所以最後就在報告中嘗試解釋掉。
可能會被質疑:「既然知道有這個問題為什麼不試著解決掉?」
因為我覺得那其實不是很 significant,而且我也沒有能力解決。
感覺有點強詞奪理,不知道老師看了有什麼感覺。

反正,我覺得一切都取決於你要怎麼去看。
「缺點」也是一個根據社會的 norm 提出 value-judgement。
換個角度,換個場合,換個標準,「缺點」也許就是「優點」。
所以與其說是「缺點」或「優點」,不如說是 “underlying property”。
如果 assume 有底層,就意味著有實現出來的表層。
凡事都要 put into context。

There is no right or wrong answer, there is no best answer, only better answer.
可是我覺得,只有「your answer」和「my answer」。
對我來說,就是這樣。
我大概真的很「self-centered」吧。
喜歡一個人靜靜的,不想被打擾,總是在躲(不同意義上)。

以前,學校讓我們做過性格和職業匹配程度的測試。
結果出來每項指數是那麼的低,而且做了兩次測試,第二次的結果看起來比一開始還「糟糕」。
雖然整個測試試圖「強調」說所有的性格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有自己的「美」,但那是什麼?
放到強調「21世紀技能」和「人才」的 context,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把我的測試結果的指數對到學校的價值觀上,有種被當「廢物」的感覺。
就,不是什麼「21世紀的人才」的料。

測試還包括一項性格和科目及職業的配對。
現在我在修的就是接近測試結果說適合我性格的科目。
話說,English Studies 是什麼呢,「漢學」的英文版?
這真的是比較好的選擇嗎?
雖然可能比其他科目更適合我,但我就是沒有那種學術的「興趣」和「才能」。
這幾年,也沒有培養出什麼「學術素質」。
是「朽木」的問題還是「工匠」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算了吧。

話說,學校是有打算用那個測試來做什麼嗎,還是只是給學生自己參考?
感覺都沒什麼用,那段時期我強烈感覺到自己在扭曲,我也留下了「證據」。
從第一年的後半年到考完大考,只能用 Passive、Latent、Not-Driven 來形容。
唯一的 Drive 就是快點渡過考試,快點結束。
結束了,又產生一輪新的問題,然後又在逃避問題。

不是我放棄治療,而是我無藥可救。
源自自身的問題,只能自救。
如果救不了,那只能 live with it。




X = 敵
Y = 友

有一種人叫陌生人,素未謀面。
當然,如果你是非友即敵的人,或者認為全世界都跟你作對的人,那另當別論。

啊,順序很重要。
如果把「友」放作「X」,那和「敵」作「X」的意思完全不同。
為什麼會傾向把相對正面的當作「X」?





X = 有
Y = 沒有

沒有也是一種「有」。
[- 有]。





X = 女
Y = 男

一般都會說生理女性和生理男性的染色體組合分別是 XX 和 XY。
但生理性別而言,其實也不是二分,心理性別也不是二分。
第一次看《單戀》是 2011年,第二次看是 2015年5月。
現在是 2017年12月,忘了是上個月還是上上個月,看了 WOWOW 改編的《單戀》的第一集。
通過語言學、社會學的「學習」,漸漸明白當年看到的,東野所說的「漸層」更多面的意義。
人類喜歡分類,世間的所有事物有不同的分類,但分不清的東西也有很多。

這整篇想說的,其實就是一個「漸層」的概念,雖然我不知道我說清楚了沒有。
角度那麼多,有 converge 嗎?
有「重點」嗎?
有 “link” 嗎?
有「貢獻」嗎?
有「價值」嗎?
有成為一個合格的「論述」嗎?

只是想說,這物理世界是允許中間狀態的,而中間狀態雖然有個「中間」在裡面,卻不是與兩個極端的點距離相同的某個點。
它是在一個有 varying degree 的 scale 的任何的點。
生物每天都在變,只是顯現或不顯現而已。
累積了足夠的變化,可能就會被判作「新物種」,或者得了什麼病之類的。

但社會好像不是這樣的。
因為喜歡分類然後貼標籤的社會也喜歡「非X即Y」。
明明世界除 binary 的,也有 gradable 的事物和事件。




不重要的名字

這應該在上個月的填空文寫才合適。
算了,想寫就寫吧。
我常常文不對題。

“It's just a name.” 有時的確是這樣。
但同樣的概念用不同的「術語」,不僅沒有效率,還很煩。
名字是身分的象徵之一嗎?
是的。
我覺得叫名字很彆扭,被人叫我的名字也很彆扭,所以可以省略我就省略。
不清楚自己「身分」的人,大概很多東西都會覺得彆扭吧。
這個 blog 的簽署,整個就是一個無名氏的概念。
(莫名其妙)

那我的名字是…?
就是一個常見的雙音節組合的代稱詞。
同名的人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人生中,遇過無數次。
同名同姓的人也不是沒遇過,只差漢字寫法一樣,然後對方沒有英文名字而已。
同名我是無所謂,因為我也不會覺得很巧、很有緣,或者很尷尬、很不高興。
有些人不喜歡「撞名」,所以會取英文名字。
那取個獨特的英文名字來做「區別」?

我也不知道什麼名字好。
改名?
從來沒想過。
我並不討厭自己的名字。

漢語,無論哪個方言都很多同音字(其實很多語言都有很多同音字吧)。
不知道對方名字的漢字的話,我得出的「退一步」的方法就是用拼音寫。
雖然很彆扭,但至少不會寫錯字。
誰叫漢字表義,寫錯字意思就不一樣了。
把別人的名字寫錯太失禮了。

雖然很多時候被寫錯名字我覺得無所謂,但也有那麼一次就覺得很不高興,並進行了「反抗」。
那時候大概是還有其他因素影響的,導致平衡崩潰。
那大概說明,我心底是很不喜歡別人把我的名字寫錯。
都說漢字表義了,你把我的名字寫錯是什麼意思?
不要以為我的名字常見,你就可以隨便拿兩個同音字來寫。
我寧願你寫拼音,我不會介意的。
因為你寫錯字我可能會覺得無所謂,也可能會發神經,我真的不知道。

我的底線是被其他因素左右的。
果然還是看場合。
我果然是有同位素的存在。
除了名字,還有遲到。
很多時候都覺得無所謂,但有時候會很想發火(並沒有發火,最多只是抱怨而已)。
那是有場合的。
遲到的原因,是不是慣性的遲到,遲到的態度等等。
是很多因素重疊起來的。

現在,覺得算了。
無所謂了。
隨便你。
你喜歡怎樣就怎樣。
不要故意去害人就好了。
總是在逃避,忍耐或許只是為了某一天爆發。

因為一個代稱概念的「名字」,牽出個人的 “ (positive? negative?) property”…
那一次不太愉快的經歷導致現在還有陰影。

每個人都有對他們來說不重要的人。
反正我是誰不重要,因為太微不足道了。
而且不要認識我,或許也比較好。
我的名字,當然也不重要。
但名字真的不重要嗎?
名字雖然是一個代稱,底下卻帶著很多概念。





價值觀、社會關、世界觀不同,思考模式不同,是不是就可以說是「不同世界的人」?

這個blog,到底還能堅持多久不設置為「非公開」?
我又不是什麼「有名人」,大概不要繼續危害人間比較好。

回頭看高中時寫的敘述故事類的作文,我覺得我已經寫不出了。
我的思想被侷限在某種範圍。
不是無感,就是質疑但卻不去找答案。

假期想看的小說好多。
反正也不準備寫畢業論文,這個假期就好好看書看劇吧。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