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解不開的問題,如果別人告訴我怎麼解題,
即使當時懂了,也會很快忘記,
因為並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識。
但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
絞盡腦汁解出的問題不會忘記。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只從單一角度看,會不瞭解本質,人和土地都一樣。
—— 加賀恭一郎《當祈禱落幕時》


如果找不到目標,就一直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這也是一種人生。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告白》湊かなえ


之前看了電影改編,但已經不記得了。
看了湊佳苗的另一部作品《為了N》之後,覺得應該把代表作《告白》找出來看。

之前看的《為了N》也是採用了「羅生門」的寫作手法。

所謂的「羅生門」的寫作手法簡單來說就是以不同人的角度去看同一件事。
主要就是環繞一件事,但以不同角度去看待,描寫得很深入。

(關於「羅生門」,可以查芥川龍之介、羅生門、竹林中)

在一個事件中,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知道的事情也不一樣。
人會說謊,所以即使是所謂的「自白」或「告白」也不能全盤相信。

由作者來設想不同角色在同個情況下的想法很有趣。
感覺像是窺視別人內心想法?
所謂的「羅生門」寫作手法就是以第一人稱描寫的內心獨白嘛。

(之後另起了一篇:湊佳苗「羅生門寫作手法」—— 自我理解 http://arashi-dorama-higashino-kioku.blogspot.com/2015/02/minatokanae-writingstyle.html



關係人的立場與看法是互補且可以鏈接的。
一層層剝開,到最後的就是真相,就是結局嗎?
不一定。




之前看過電影版,對。
為什麼會想看已經不記得了。

關於電影還記得什麼呢?
牛奶、溺死的孩子、老師、復仇、愛滋病…
都是開端的東西。
之後的發展完全不記得了。
喔,還有最後的大爆炸,當時只是覺得很莫名奇妙,搞什麼鬼。

在讀小說之前讀了一篇影評,評價蠻高的,說是比小說好。
看完小說後,再找出片源,看了前幾分鐘找回一點記憶…
所以決定打完小說的部分就再看一次。
讓感想變成這篇的後半部分。




第一章是某中學1年B班的班導師森口悠子的「告白」。

第一學年第二學期的最後一天,「牛奶時間」結束後,森口說起自己的事、「勸世鮮師」的事、學生的事… 然後對學生們說她要辭職了。學生們沒有表示不捨,有人問是因為「那件事」嗎?

森口4歲的女兒幾個月前在學校的游泳池溺死了。警方以失足掉入泳池處理,但森口說那不是意外,是殺人。

凶手就是班上的同學。

之後森口開始敘述關於少年A和少年B在學校給人的印象和表現。同學們都知道少年A和少年B是誰。

最後,森口說她在少年A和少年B的牛奶注射了她得了愛滋病的先生的血,請他們務必在3個月後到醫院檢查。



第二章是班長北原美月寄給文學獎,希望森口老師看到的「告白」。

第三章是少年B的二姐下村聖美的「告白」。這章包括少年B的母親的日記。

第四章是少年B下村直樹的「告白」,敘述了他在森口女兒的案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在得知自己喝下有HIV的牛奶後,慢慢被逼入絕望的過程和內心活動…

第五章是少年A渡邊修哉的「告白」,敘述了他的成長過程、隱藏在內心的瘋狂念頭還有犯罪動機。

第六章是森口悠子最後的「告白」,也是最後的報復。




報復。
最殘忍的報復是什麼呢?
不是殺了你,而是讓你折磨你自己。
社會的譴責和輿論雖然可怕,但自己內心的譴責更有殺傷力。
無法預測人被逼入絕境時會做出什麼事來。



少年犯罪、欺凌、氣氛、制裁、師生、母子、責任、夥伴、報復、溺愛、虐待、戀母情結、扭曲、失敗、道德、守護、贖罪……

人們有沒有制裁他人的權利?
被害者家屬有沒有制裁犯人的權利?
所謂的報復有意義嗎?



修哉對比櫻宮。
雖然遭遇不好,但只要心態對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活著。
很典型的「勸世」。

性格扭曲或許是自己的錯。
但是很多時候遭遇是自己無法控制的。
那該如何面對你總能選擇吧?
選擇面對的方法,很多時候是源自根深蒂固的想法。

不是所有人的心靈都是健康和堅強的。

修哉想要別人,尤其是母親稱讚自己的能力。只是想要有人注意自己,疼愛自己。

受到溺愛,被媽媽不斷誇「善良」的直樹在經歷一連串「倒霉事」,積累的不滿、自尊心和軟弱作祟,崩潰了。

就像最後一章提到的,假如森口稱讚了修哉的「嚇人錢包」、假如修哉不把自己的知識用在犯罪、假如修哉不激怒直樹、假如直樹沒有把醒過來的愛美丟進泳池……

只要哪個環節稍微轉過來就不會釀成悲劇。
但很無奈,那只是假如。
故事就是許多無奈設定編織而成的。

人生也有這種時候吧。
稍微變個思維,變個選擇,整條路就會不一樣。
但最終只能走上一條路,一樣很無奈。



守護和救贖…
很常見的推理小說或者家庭劇題材。
直樹的媽媽一直默默守護著不知為何變得骯髒,同時又有潔癖的兒子。
因為愛而不去打擾,不去逼問,只是默默守護…
裝作不知道和守護是不一樣的。
到最後無法守護,就決定同歸於盡。
但是…



小說和人生終究有差別。
但是不無關聯和重疊之處。




維特啊…
被學生的自白塑造成「單細胞的老師」,到了最後一章瞬間變成了森口的傀儡。
替森口折磨直樹。

森口給修哉直樹機會是因為「勸世鮮師」說要相信即使不報復,學生也會改過自新。
森口不相信學生會改過自新吧?
她只想為女兒報仇,想要讓害死她女兒的學生在痛苦中死亡。



犯罪、報復、折磨…
感覺就是沒完沒了,徒增悲劇。



☆.。.:*・゚*:.。.☆☆.。.:*・゚*:.。.☆☆.。.:*・゚*:.。.☆☆.。.:*・゚*:.。.☆☆


《告白》電影觀後感

看完小說後再看了演員表。
有不少不陌生的名字。
之前看的時候一個都不認識。

對我來說,以校園為舞台的劇有個問題:
學生太多,對演員不熟,不好認。

「熱血」老師維特是岡田將生啊…
飾演少年A修哉的是在『死神くん』第五集裡飾演誠的西井幸人。
還有能年玲奈,之前上『嵐にしやがれ』時有提到。但在眾多學生中完全認不出 =.=

雖然看過,但真的都不記得了。
八成也沒明白。





基本上和小說一樣,以森口悠子、北原美月、直樹的母親、下村直樹還有渡邊修哉的告白(第一人稱敘述)呈現。

整個片子有夠暗。
內容黑暗,配上灰暗的畫面。

完全不留一點希望。
復仇的話哪需要希望啊?
或許是過於期待會有「救贖」。
但或許真正的現實就是殘忍的。
所謂的「救贖」只存在于小說的世界裡。




過度熱血的老師
維特(寺田良輝)真的就是「空気が読めない」,好煩。

在課室裡跳舞、唱歌、加上本該是歡快的配樂…
讓人毛骨悚然。


寺田只是想要和學生打成一片。
聽從了非常崇拜的「勸世鮮師」的妻子的建議。
被利用,把沒見過的學生逼入絕境。
到最後,或許連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都不知道。

小說裡和電影裡的維特,感覺不太一樣。





可怕的不是有殺人犯在班上,而是有自以為能夠制裁他人的少年人。

同學制裁同學。
用手機不斷傳郵件,讓欺凌升級。
欺負修哉就能得分的記分制度。
獲得0分的班長美月也被懲罰了。

想要得到「認同」的青少年容易被其他人左右。
跟風、成群結隊、排擠、欺凌。
森口就是利用了這一點,想要利用班上的同學來進行對修哉的報復。
她點了火,班上的同學自己煽風點火。
結果就和她想要的一樣,同學們對修哉的制裁開始了。

一直去家訪,就算被拒於門外也要堅持。
維特多事(森口提議的),讓同學們寫鼓勵的話語給不上學的直樹。

但是裡頭…
藏了很可怕的訊息。


(ひと) 人はみな「人並不是…」
(こ) 孤独じゃない「孤獨的。」
(ろ) ロクでもない世の中だけど「世道雖然險惡。」
(し) 幸せになろうよ「幸福地活下去吧!」

(し) 信じよう「相信你自己。」
(ね) ネバーギブアップ「永不放棄!」

開頭的字就是「人殺し死ね」(殺人犯去死吧。)。



被媽媽剪了活著的證明的頭髮,擦乾淨骯髒的身體的直樹大喊。

吶喊。

隨後他換上乾淨的衣服出門到便利店,用刀片割了自己的手,然後用血染的手去摸便利店售賣的食物…

媽媽接到電話後,披頭散髮地趕到便利店向人家道歉,還把所有血染的食物買回家。

直樹吃著便利店飯團,媽媽也想拿來吃,直樹勸媽媽最好不要吃,會染上愛滋病的。

直樹把真相告訴媽媽。

「森口是魔鬼。」


善良的直樹已不再。
直樹的媽媽要帶著兒子去天國,拿了菜刀上樓去。







日本的少年法。

小說和連續劇似乎很常拿少年法來寫。
雖然說是保護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人,但那是保護少年還是犯罪?

有殺意的人值得保護嗎?
既然法律無法制裁,那就自己動手?

《告白》就是講述法律無法制裁的犯罪 —— 未成年人犯下的罪。

電影改編放大少年法的意義,為何森口會選擇報復。
讓犯人背負罪惡,去感受何為生命。

小說就是缺了這塊。
還是只是我看不出?





自己發明的東西沒有人懂。

聽說修哉在開發「處刑機器」的老師問他做這種東西是為了殺小動物?
老師不懂。
泡泡破了。

他只是想要有人讚賞他而已。



想要見到媽媽,想要媽媽注意自己。
只要拿自己做的東西參加科學展,得獎了媽媽或許就會注意到。

但是…

明明得獎是做了好事,卻被中學生毒殺家人的報道蓋掉。

用現成的毒藥殺人有什麼厲害?


要幹更轟動的案件。

殺誰都好。
但修哉需要一個證人。
一個不會看穿他的想法的笨蛋。
然後能幫他宣傳的證人。


修哉選了拼命在筆記本寫「死ね」(去死)的同學直樹。

修哉問直樹有想殺的人嗎?
直樹提議他討厭的戶倉老師還有在他出事時沒有來幫他的班導師森口,但都被否決了。
之後直樹說森口的女兒怎樣?
直樹很熱心地出主義,還告訴修哉很多關於森口的女兒愛美的情報。

修哉著手改良處刑機器,然後裝進愛美喜歡的小棉兔包包。
案發當天,修哉把包包掛在愛美的脖子,催促她打開包包拿巧克力。

愛美動到拉鏈的瞬間就觸電倒地。
修哉大笑,讓直樹到處宣傳。

直樹明白了。
修哉一開始就想當殺人凶手。

直樹想要有朋友,有人贊同他。


直樹想到了把愛美丟入泳池掩飾的辦法。

但是,抱起愛美時,直樹發現她還有呼吸。


直樹笑了。

隨後想起修哉說的,他根本沒有把直樹當作夥伴。

直樹是個失敗品。


「他才是失敗品!我辦到了他做不成的事。」



有病。
病態。
故事裡的人物本來就有病,但沒有那麼深刻的感覺。
電影給我很強烈的感覺。









「老師,生命…」

修哉把看穿他,說他是戀母狂的美月殺了,然後藏在冰箱。
接著著手製作沒有想到用途的炸彈。

修哉開始錄製起遺書影片,要公開在網站上。
他想要所有網友做他的見證。

開學典禮,他要在體育館的台上朗誦名為「生命」的作文。
修哉想進行集體謀殺,把自製的炸彈搬到了學校體育館。

演講完畢,說著「開玩笑的」的修哉按下手機的撥打鍵。
那也是炸彈的引爆鈕。

但等了幾秒鐘,什麼也沒發生。
炸彈不在演講台下方。
炸彈不見了。

修哉下台後,接到了電話…

「小修,是媽媽啊。對不起,讓你這麼寂寞。」


「你是誰?」

「好久不見,我是森口老師。」



在修哉的遺書影片裡,他說他看到媽媽的留言,隔天就去了大學研究室找媽媽。
看到媽媽的背影,他想通了。
媽媽想擁抱的不是他的身體,而是更偉大的他的才能。

森口說她身為前任班導師,有義務導正謊言。

修哉看到留言後,拿著自己的發明來到媽媽的研究室。
但是媽媽不在。
桌上有張照片…
是一男一女的合照,女人靠著男人。

研究室的學生回到研究室,修哉問照片裡的人是八木副教授吧?
學生看著照片,告訴修哉很快就會變成瀨口了。
照片裡的瀨口教授和八木副教授正在度蜜月。
而且兩人是奉子成婚…

為什麼森口會知道?
因為她都看到了。

森口得知修哉的弱點後,冒充修哉的母親,到他的網站留言。
想看修哉到底是有多想見母親。


「那時我想通了。」
「我被心愛的媽媽拋棄了。應該說是被忘得一乾二淨。」

「我離開了大學。」
「好絕望,好痛苦,不如去尋死。順便波及越多人越好。」



森口去見了修哉的母親,把兒子有多愛她,多思念她的事告訴她。



森口放下裝了炸彈的袋子就離開了。


「我默默祈禱你不要按下引爆鈕。」

「可是你按下去了。」


「我聽見重要的東西消失的聲音。」

「不是『パチ』,而是「ドカン』!」







感覺時光倒流了…
然後再前進……


炸彈是修哉做的,按下引爆鈕的也是修哉。
修哉殺了他親愛的媽媽。

森口來到修哉面前。




「開玩笑的。」


☆☆.。.:*・゚*:.。.☆☆.。.:*・゚*:.。.☆☆.。.:*・゚*:.。.☆☆.。.:*・゚*:.。.☆☆


復讐。

很過癮嗎…?

現實中真的有被害者家屬復仇嗎?
感覺那只是小說和戲劇中的情節。
以命償命太不理智。


痛苦地活著,那就是森口的報復。

或許《告白》說的根本不是復仇,而是贖罪。




讀了兩本湊佳苗的作品,總覺得結局少了什麼。

覺得電影『告白』裡補足了。
把倒走的時鐘和想讓「時光倒流」掛上。

連續劇『Nのために』還剩兩集沒看,所以還不知道。
看預告感覺會和原著很接近。

下一本湊佳苗的作品預定看《睡在豌豆上》,是較近期的作品。
不過應該不會那麼快看。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