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不斷在釋放 “Leave me alone” 的氣息,讓人覺得我是一個不想打交道的人。
我覺得我真的是那種人。
我不想和其他人有太多交集。
只是不斷在躲,在圈圈的邊緣徘徊。
造成尷尬感,雖然感覺尷尬的永遠是對方不是我。
一個人有什麼不好?
可是明明一個人也做不了什麼。
☆
依舊沒有主題,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這段是4月尾時寫的:
複習期間,看著自己的筆記,想到「字好醜」。
筆畫不分明。
也不至於看不懂,但到處找空白的地方寫真的很糟糕。
老師,面對各種字跡,太辛苦了。
☆
「不會有任何改變,這些人只是在等待。他們以為只要等待,自己就會得分。他們在等待對方投手投出容易打的球、等待對方出錯、等待有人擊出安打,甚至等待本隊的投手可以封殺對手的打線。這種人能夠有什麼改變?唯一的改變,就是以後不可能贏球了。」 —— 須田武志
最近在《魔球》裡看到的一段話,刺到了我心中某處。
就像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一直煩惱,不斷思考和尋找後導出的答案,果然很東野。
等待機會 or 主動出擊
主動的時候,也不是沒有。
這兩三年來,嘗試踏出了好幾步。
包括學日語,參加社團活動,當然還有其他的……
很多時候我都在等待,有時更會退縮,真的很沒用。
不過等待也不是不會有「機會」。
可能我運氣真的不差。
踏出去後,就會覺得「之前到底是在怕什麼啊」?
我只覺得自己不斷在積累不安與非真實感。
☆
這也是4月時想寫的:
有種恐慌感,究竟「讀錯」了多少字,原因又是什麼?
文字雖然依賴語言,但文字和語言也有脫離的時候。
看日文會音義分開…
我想取的是意義,不是音,所以有符號就可以了。
但對話需要音才能取得義。
會看和會說是不同的effort。
我的effort一直都放在寫和看上面。
說真的,我最大的目標還是會看,會聽,會寫。
但會寫的前提是要有語音的組織。
對話除了組織句子,還有反應的問題。
即使用母語都會反應不過來的人,你覺得用外語能交談嗎?
現在真的處於大致聽得懂,但說不出的情況。
語法不是很好。
聽力,成績還可以,如果內容不是很長的話。
漢字嘛… 有些字非注意不可,因為平時也寫錯。
學日語讓我對自己從小使用的語言更了解了。
當然,是通過錯誤。
上學期還好一點,這學期一開始就覺得自己的日語對話能力每況愈下。
甚至在想,是否要繼續學日文。
不是對日語失去興趣還是什麼,而是注重聽和說的課程真的不是我能考好的。
成績還是很重要的,必須在我那容易偏一邊的心理能接受的範圍。
當然還是想看懂,但「說」,我真的沒有辦法……
而且對於文化的興趣,其實有點降溫的感覺。
不是失去興趣… 或者說,感興趣的地方不是常見的食物、動漫、旅遊。
也不知道是對什麼感興趣了,但我的生活還是很日本相關。
因為各種原因,其實不怎麼想旅遊。
那種感覺會比之前更糟糕嗎?
因為是當下,覺得真的很糟糕。
那可怕的一年,怎麼都忘不掉,相關的恐懼還會反覆出現在夢境裡。
明明已經過去了,不會回來了,卻還一直都在。
想要忘掉,徹底忘掉,抹掉自己的那一段「過去」也無所謂。
反正記得的也只有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事。
一直壓抑自己,控制自己不要暴走。
我的地雷很多。
雖然今年開始比去年後半年平靜很多,但現在或許也不太好。
感覺處在另一個極端,表面平靜,但或許還是很壓抑。
何でもいい。
我已經對應付自己感到疲倦了。
☆
放假了。
也不是完全閒著沒事做… 但感覺還是死氣沉沉的。
整個人提不起精神來。
整個學期一星期幾乎每天都去學校。兩點來回的日子太可怕,但除了這兩個點,我也沒有其他地方可去,放假也不想出門。待在家裡又覺得很鬱悶。不想整天待在家裡,去學校情況也好不到哪裡。不管在哪裏都覺得不對。乘車的時間,或許是取其中的一個時段。
從年頭到考試前都沒什麼休息,倒也不是說很用功。到了考試期間,我就開始鬆懈了。考試還沒結束,就處於「余裕」的狀態。考試時基本上沒什麼壓力,但也不是說胸有成竹。然後考完後,真的覺得不安。有點害怕看到這學期的成績… 上學期果然造成了創傷?
「怎樣都好」這句話一句盤旋在我腦海裡。這不是真的達到我達到的「有學到東西就好,成績是其次」的狀態(境界?)。
還是會不平衡。
感覺有點自暴自棄。
很討厭考試。尤其是到最後會把你的成績和其他人的成績放在一起調整。即使老師想鼓勵學生,想給分數,現實的制度也不允許。你好,但有人比你好的話很抱歉。不好的,可能是你不夠努力。一分耕耘就會得到一分收獲?並不是所有的汗水都會結果。
總覺得自己放不進100%。心無餘,力也不足。總覺得不管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成為最厲害的的那一個。說到底,我不是那種想要挑戰極限,超越自己的人。
我只是一個遇到不會解的數學題就放棄的弱者。
不管說什麼都會變成自己不夠努力的「託辭」、「藉口」。
或許一開始目標就走偏了。
5月就快結束了。
接下來的兩個月,繼續做該做的事。
前幾個月都沒什麼看到書。
這兩個月能看多少就看多少!
一開學又要開始在蹺蹺板上。
還是希望一直都平衡,而不是一段時間瘋狂地忙,下一段時間閑得發慌。
不過這學期的「策略」是好的(其實要謝謝上學期的老師)。
每堂課後都做一份考試複習時用的筆記(如果是開卷考試還能帶進考場)。
雖然也沒有做到每星期結束前就打出來,但真的減輕考試前的時期的很多負擔,因為那些在學期裡打好的筆記只要整理就好了。
我不是那種單靠聽課就能把內容消化的人。
課上寫得亂七八糟,下課後必須再整理,否則根本不能用。
下個學期也要繼續。
☆
如果說不斷煩惱是成長必經的路,那…
為什麼感覺自己還是沒什麼長進?
但願這個學期成績不要讓我驚嚇。
不過不管成績怎樣,都是自己的付出和其他同學一起衡量後的「造化」(當然還有其他因素)。
只要繼續前進就好。
雖然還是會不自覺地覺得繼續下去到底有什麼意義?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