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解不開的問題,如果別人告訴我怎麼解題,
即使當時懂了,也會很快忘記,
因為並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識。
但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
絞盡腦汁解出的問題不會忘記。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只從單一角度看,會不瞭解本質,人和土地都一樣。
—— 加賀恭一郎《當祈禱落幕時》


如果找不到目標,就一直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這也是一種人生。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七月 —— 持續最重要。


這個假期,感覺過得好快。
作為打工的一個環節,翻了一堆平時不會去看的刊物收集資訊...
然後就是社團練習,反正整個假期離開家門的話,幾乎都是去學校。
剩下的時間,幾乎就是窩在家裡,哪裡都不想去。
跟學期時沒多大差別,只是休息時間多一些。

樂團類不像策劃類或團體運動類,需要一直和人磨合、商討。
樂團類算是另一種合作吧,去數拍子和去聽。
一種先從自己的練習開始,之後再和其他人一起練習的合作法。
容忍度、包容心,說起來都不怎麼好聽,還是「耐心」比較好吧。
需要願意/不介意陪你一起重複、反覆練習的人。
或許最重要的不是多快上手、技術多好,而是持續。

話說,為什麼會開始?
也不記得了,反正開始了就繼續下去,後來停了,現在又開始。
即使週六也往學校跑,也無所謂。
即使不是那麼擅長,拍子也無法一直持續數,但感覺自己有進步。
七八個月下來,雖然還是很不習慣指法,但其中一定有什麼訣竅的,嗯...
反正算是樂在其中。

譜,原來是可以用手的感覺和翻覆練習來記的。
以前覺得背譜好痛苦。
現在雖然不需要背譜,但大致都記得住。
記下來後才有空去找弦和數拍子嘛。

中學時比較辛苦,因為早上課表都排得滿滿的,到了三四年級,下午還有補課。
最後遠離了,或者說覺得自己沒辦法繼續了。
中小學時和現在真的不太一樣。
以前會有指揮,哪裡錯了也會反覆練習。
現在哪有那個時間啊,平時練習時如果有人可以和你一起練最好,到了要表演時,最多排個兩三次。
平時的練習是最重要的。
不斷反覆地練,直到旋律都烙在腦海裡。

學習(或者該說「練習」)樂器也是一種耐力的訓練。
週日三個小時,星期六更是練四五個小時。
以前有練那麼久嗎?
不是強制而是自願自主,覺得反而更想投入。
可能是隨著年齡增長,耐力也增強了。
耐力什麼時候會掉下去呢?





語言方面...

整個假期除了寫語音相關的文之外,語法都沒有複習。
嘛,還有一個星期可以去翻之前的筆記複習就是了。
現在的狀態是聽得懂,但無法好好回答。
覺得「はい」和「失礼します」這類「相槌」是最常用到,也最能在不暴露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讓對方知道你明白了。
這樣當然不行啊,語言的學習包括很多層面——聽說讀寫。

動詞、形容詞,就詞彙量不夠,語法也有待加強。
還是很依賴漢字,看到漢字可以猜到讀音,但是從聲音無法判斷漢字。
加上個性的彆扭讓語言的實踐頻頻碰壁。
まあ。。。明日は明日の風が吹く。

語音學都讓我熬過去了,還連續學了兩學期的IPA,這個學期還要繼續用,繼續加強。
自己去看日語的語音,覺得語音學其實蠻好玩,也蠻有用的。
語言不是只有語法而已啊,日語課總是在講語法和語用(社會語言學的範疇)。
書寫系統、語音系統、詞彙、語言的改變,這些也是「語言」。

基礎的課在現在看來,反而很有意義,也很埋了很多基礎。
兩年前的我沒搞懂自己本科的導論,考得不是很好,但還是繼續了(或許也覺得自己沒有其他興趣了)。
即使現在還是迷惘,但不後悔。
用其他語言的語言學切入再看一次,不斷去問同個問題,並且加深理解。

果然還是「持續」。
果然還是不斷思考,去回答自己的問題。
這會是語言學充斥的一學期。
總覺得有點興奮。

語言學不是「真理」,而是一種解釋。





最後想說,《暗殺教室》全套收集完了!
好喜歡最後一本的封面~~
不過都沒有翻來看,動漫也還沒看完,哈哈哈。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