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解不開的問題,如果別人告訴我怎麼解題,
即使當時懂了,也會很快忘記,
因為並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識。
但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
絞盡腦汁解出的問題不會忘記。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只從單一角度看,會不瞭解本質,人和土地都一樣。
—— 加賀恭一郎《當祈禱落幕時》


如果找不到目標,就一直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這也是一種人生。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殺人之門》東野圭吾


2016年2月27日(土) ~ 2016年3月6日(日)

關於《殺人之門》收錄的訪問:

東野討厭自以為是的大人,這感覺在作品裡很強烈。
對陌生的事物不抗拒,因為不知道會有什麼發現嘛,嘗試總是好的……
思考別人不思考的事,寫出不同類型的作品。

其實,東野滿出名的啊… 不過要看地方。






到紀伊國屋的網站去時,看到了這個:





“Not Just Murakami”
然後前面都是東野的作品,看著有點暗爽。

還有宮部美幸、太宰治、桐野夏生、橫山秀夫、貴志祐介等。
當然也有經典的《源氏物語》、《平家物語》…

真的,日本明明有很多作家為什麼西方對於「現代日本文學」的焦點只在村上春樹呢?
(我的焦點一直都是東野圭吾。)

或許「娛樂小說」在很多人眼裡與「文學」沾不上邊。
「文學性」包括解決難解的人類問題這一點嗎?



東野圭吾的時代,遲早會到來的,我衷心期盼著。




這本書真的很危險。
有種深度,但真的很虐。
一直浮現「いらいら」(不耐煩、急躁)這個詞。

真的會引起殺意,不是想殺人(想讓和幸殺掉小說中的人物),就是想自殺(為什麼和幸還活得下去?!)。



《殺人之門》類似《惡意》與《白夜行》的「變奏」。
由諸多詐騙事件組成,扭曲的價值觀牽引出充滿惡意的處事方式。

東野是對各種鄉下地方和社會上的詐騙事件進行了多少研究?
有些鄉下地方的小伎倆根本就是他小時候見過的嘛(《當年,我們就是一群蠢蛋》有寫到)
其實,東野也蠻擅長詐騙的(乾笑)。




人會因為有動機殺人嗎?
這本書的「我」,和幸,不斷在「殺人之門」徘徊。

小學時,和幸的婆婆去世後,在學校和社區流傳著和幸的母親毒死婆婆的傳言。
和幸因此對毒藥很感興趣,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布蘭比利耶公爵夫人的犯罪案例。
和幸為夫人的殺人念頭及執行時的冷靜態度感到震驚。
(67)「殺人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和幸認為殺人就要有動機,一直醞釀著的動機。
和幸多次動了「殺意」,但都在臨門一腳打消了殺人的念頭。
他一直檢討,自己從小就對殺人感興趣,但為什麼一直都殺不下去?

(114/115)世界上,有千百種殺人兇手。為了區區數千圓而一時衝動殺人也時有所聞。不過,我對於那樣的殺人動機並不感興趣。我憧憬的殺人魔形象是具有確切的殺人動機,心中長期懷有殺人的念頭,並且冷靜地付諸實行。 
(295)當時,我經常一邊聽著在紙門另一頭睡覺的倉持的呼吸聲,一邊問自己:「現在正是殺他的大好良機,不是嗎?」…然而,那些年頭總是僅止於想像。我心中還未湧現足以令我付諸行動的殺人念頭。我從小就對殺人感興趣,而且我有殺害倉持的理由。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對他的憎恨還不至於讓我想殺掉他呢?當我在想這件事的時候心裡總會想起藤田。究竟有多少憎恨之情在他心中翻轉,讓他下定決心,並且採取行動要來殺我呢?要引燃名為殺人念頭的導火線還需要什麼我想要知道那是什麼。

最後,東野安排了一場報復性的刺殺,讓警察說了這麼一句話:
(497)「有殺人動機不見得就會引發殺人行為。動機當然是不可或缺,但一個人要殺人,還必須具備環境、時機、還有當時的情緒等複雜的因素。」

結局感覺很苦澀。
或許,不要知道關於過去的「真相」,對和幸比較好。





充滿惡意的詛咒信

詛咒信的原理和連環簡訊或連環電郵差不多,就是傳來傳去。
內容會寫說不傳的話會怎樣怎樣(有些是把「幸運」傳下去,有些根本就是恐嚇)。
想也知道是謠言,但就是有人會傳下去,因為傳一下無關痛癢?
(真的無關痛癢嗎?)

為什麼要開始這種東西?
好玩嗎?

裏頭包含的「邪惡能量」不能小覷。
如果一個時期內收到幾十封寫著「殺」的詛咒信,你會作何感想?
如果當下心理狀態不太好,是會害死人的。
所以,謠言不要亂傳。

話說,連環信和之後出現的傳銷原理有點相近。
都是累積的惡意。





小孩子都想要能立足的地方,還是像和幸那種個性的孩子想要能立足的地方?

互相背叛、各懷鬼胎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深遠。
一個在扭曲的家庭裡的孩子因為和家人不親,轉而和朋友在一起…

父母離婚後,和幸選擇了與父親在一起。
父親被女人騙錢,還被女人的情人襲擊頭部。
父親留下了後遺症,右手一直抖,根本無法繼續做牙醫。
和幸想去找母親,但母親有了新的家和孩子。
母親身邊已經沒有和幸的地方了。

無法繼續做牙醫的父親決定賣掉診所和舊房子,蓋一棟新公寓,轉而收租。
到最後,和幸的「家」垮了。
父親消失了,他輾轉在不同的親戚家寄宿,高中畢業後搬進了高中時打工的公司的員工宿舍。





霸凌

和幸在初中一年級結束後,轉學了。
在同學們寫的紀念冊裡,和幸發現小學的朋友倉持修(初中認識的朋友去找倉持寫的)把他的名字寫作「和辛」。
第一個在詛咒信裡寫下他名字的人也是這麼寫的。

和幸轉學後,遭到了霸凌。

霸凌產生的條件: 
(108)首先,第一個人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看到他這麼做的第二個人,於是被迫選擇要如何對待轉學生,看是要仿效第一個人呢?還是採取自己的做法。基本上,選擇後者需要某種程度的勇氣,必須做好與第一個人對立的心理準備。就這樣,第二個人也決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選擇對我不理不睬。如此一來,剩下的人會怎麼做不用說也知道。從第三個人開始,總不能只有自己採取和大家不同的態度,只好有樣學樣。 
(109)想要排斥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是一種自然的本能。就跟他人的不幸會令人產生快感一樣,看到別人痛苦是一件快樂的事。事實上,決定一名犧牲者,大家藉由攻擊那名犧牲者,即可讓彼此產生同濟意識。有團體的地方,就有霸凌的行為存在,這是很難避免的。 
(109)其中,轉學生也別容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這樣就不用傷害已經認識的人,並且得以反覆進行「霸凌」這個吸引人的活動。如果轉學生沒有被霸凌,原則上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條件。舉例來說,像是外表看起來擅長打架、是有錢人家的小孩、成績卓越出眾等。當班上的帶頭者願意讓轉學生融入大家時,轉學生有時也能倖免於難,但說起來還是要算他幸運。 
(109)視若無睹這種霸凌方式對身體根本不痛不癢,但卻對我的精神造成了實質的傷害。然而,我連一個能夠商量的對象也沒有。

後來,視若無睹的霸凌成了實際的霸凌行為。
即使每天被霸凌,和幸還是照樣去上學。
他一面忍受霸凌,一邊想著怎麼殺人。
和幸拿出了之前搬家時偷拿的毒藥昇汞(二氯化汞)。

和幸想要證明自己真的能殺人,說到殺人預演的對象,和幸想到了倉持。
和幸認為自己有理由恨倉持。

(114/115)世界上,有千百種殺人兇手。為了區區數千圓而一時衝動殺人也時有所聞。不過,我對於那樣的殺人動機並不感興趣。我憧憬的殺人魔形象是具有確切的殺人動機,心中長期懷有殺人的念頭,並且冷靜地付諸實行。 
(115)有人詛咒我、期待我遭遇不幸,這些足以做為殺人動機嗎?我總覺得,這可以成為憎恨他們的理由,卻還不至於讓我想要殺掉他們。我對自己憎惡他人的情緒無法膨脹感到焦躁,也覺得自己是個非常軟弱的人。 
(120)實行下毒殺人計畫的決心,可說是我當時唯一的精神支柱。

和幸準備了有毒的鯛魚燒要給倉持吃,但倉持承認以前下五子棋時是騙和幸的。
之後倉持承認說在詛咒信上寫上「和辛」的是他…
聽倉持說了很多,和幸突然打消了給倉持吃有毒的鯛魚燒的念頭。
倉持還告訴和幸,不管到哪裡都有討厭的人,但重要的事讓對方害怕自己…

回家的路上,有毒的鯛魚燒被搶走,拿去測試。
之後帶頭欺負和幸的人不再敢動他。





詐欺

進入職場後,和幸也被前輩藤田針對、被同事們孤立……

在工廠工作時,和幸通過室友認識了奈緒子。
奈緒子是樣子在高職時的同學。
升上高中後的暑假,和幸到游泳池的販賣店打工,認識了同是工讀生的陽子。
和幸喜歡陽子,但有一天倉持來到泳池後,陽子就變得很奇怪了。
暑假結束後,江尻陽子在學校跳樓自殺。
陽子的母親還來拜訪和幸,和幸猜陽子是懷孕了。
和幸從奈緒子那裡得知陽子死前被搞大她肚子的男人要求做激烈運動來墮胎。
和幸又有了殺持倉的念頭。

和幸災在工廠弄到了氰酸鉀。
這時,剛過完年就收到持倉的明信片,倉持說想見面。
見面後,倉持承認和陽子上床,但還說陽子在賣春…
不知道怎麼地,和幸又被倉持操控。

倉持邀請和幸串通起來演戲,騙人入穗積國際寶石直銷的會。
針對和幸的藤田也中招了。

(222)「突然被帶到這種地方的人很難冷靜分析事情,因此若能對其疑問給予合理的答案,即能逐漸獲得對方的信賴。」
(讓人們掏錢買下不值錢或賣不出的東西… 實在是惡質。而且目標通常是認識的人。那些人推銷時到底在想什麼?)

穗積國際幹部已經打算捲款逃走…
入會的人是受害人也是加害人,因為他們拉更多人入會,賺取佣金。
但是倉持說,像他和和幸這些演戲騙人入會的,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加害者
媒體報導穗積國際倒閉的事,工廠也有奇怪的傳言。

之後,藤田就沒上班了。
他和人打架鬧事,後來還自動辭職。
公司禁止進行副業,他還拉公司的人入會,讓更多人受害。
藤田的婚事也取消了。

警察找和幸問話,但和幸沒有被逮捕…
一個月後,藤田找上和幸,還用刀襲擊他…
藤田的殺意讓和幸震驚…
藤田刺了和幸,逃走時被大卡車輾斃…

有人告發和幸,和幸被公司質問,最後自動辭職。
就在他煩惱找不到住處時,危險的倉持又打電話來了。
為了瞭解他的真面目,和幸決定和他同居。





做了幾分臨時工,和幸最後決定加入持倉的公司,推銷黃金。
後來和幸發現自己又踩進了陷阱。
推銷的對象都是獨居的老人。
倉持說抓住老人的判斷能力差的弱點下手有錯嗎?
反正別人遲早也會去騙這些老人,還不如由他們去接收這些遲早會送人的錢?

和幸一直想要辭職,卻又抵擋不了按時發薪的誘惑。
一天拖一天的,倉持終於騙他和和幸一直去拜訪的川本女士簽下契約。

(295)
當時,我經常一邊聽著在紙門另一頭睡覺的倉持的呼吸聲,一邊問自己:「現在正是殺他的大好良機,不是嗎?」…
然而,那些年頭總是僅止於想像。我心中還未湧現足以令我付諸行動的殺人念頭。我從小就對殺人感興趣,而且我有殺害倉持的理由。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對他的憎恨還不至於讓我想殺掉他呢?
當我在想這件事的時候心裡總會想起藤田。究竟有多少憎恨之情在他心中翻轉,讓他下定決心,並且採取行動要來殺我呢?要引燃名為殺人念頭的導火線還需要什麼我想要知道那是什麼。

受騙的人陸陸續續來要求解約,但都不成功。
然後倉持說船要沉了,是時候辭職了。
和幸辭職,搬離倉持家,之後找到搬家公司的工作。

一天,他到倉持騙了很久的川本奶奶的家附近,決定去拜訪奶奶。
但奶奶的兒子說奶奶去世了…
奶奶一個月前上吊自殺,存摺的錢一筆一筆減少,似乎和東西商事買了黃金。
但是怎麼也找不到收據… 奶奶她包庇騙她的人,把收據處理掉了。
和幸來到牧場爺爺家,想要道歉。

刑警找上門,東西商事倒了,高層早已捐款而逃。
有人在和幸離職後以他的名義繼續騙人…
和幸只能想到一個人,但他沒有告訴警方。
他要親手制裁倉持……





在家具店工作兩年,從外包到成為正式員工,和幸覺得那份工作很適合自己。
一天,上原由希子(幫牧場爺爺要回錢的女孩)來到店裡,之後,倉持也來了。
兩人明年春天要結婚…
幫牧場爺爺要回三百萬的是倉持
和幸想起川本奶奶,和幸認為倉持騙了川本奶奶的錢然後還給了牧場爺爺…
和幸指責倉持盜用他的名義騙錢,還害死了人。
倉持卻說和幸不能憑空亂說,還有騙錢財的不只是他,和幸曾是他的搭檔不是嗎?
倉持讓和幸一定要參加他的婚禮,和幸卻想著要殺了倉持。

和幸決定在婚宴上扮演倉持的摯友,醞釀殺意。
(364)
年少時期,那只不過是個單純的興趣,那時候,我單單只是想知道殺人是怎麼一回事、殺人的心情如何,以及當人被逼到什麼地步時會決心殺人。
然而,此時萌生的疑問卻和當年有些出入。簡單一句話,就是人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殺人嗎?
過去我曾經幾度想要殺害倉持。每次總會被種種困惑所阻礙而無法完成目標。不過,那到底是好是壞呢?若是我在某個時間點殺了他,應該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痛苦了吧?

由希子介紹高中同學晴美給和幸。
結婚時,和幸才發現自己再度落入倉持的陷阱中……

和幸娶了一個無底洞回家…
他讓美晴管理錢財,後來發現他們不但沒有存款,而且還負債…
和幸答應讓美晴去工作,但時間長了,她並沒有照約定做飯和做家務。

一次,和幸和家具店客人寺岡理榮子搞婚外情,之後那女人就找上門,美晴又大鬧了。
兩人最終離婚,和幸還被美晴害得負債。
這時,倉持出面,借了兩百萬給他…

倉持決定自立門戶提供股票信息,還邀和幸加入他…
倉持讓他當董事,管錢還有考核員工的工作表現(但實際上管錢的是倉持)。
為什麼倉持要為和幸做到這地步?

寺岡理榮子消失了,怎麼都找不到,和幸認為她是有目的地接近自己的…
結果,和幸做了和父親一樣的事,尋找騙他的酒女…
和幸查處寺岡理榮子真名叫村岡公子,還每天去偷她的信…

這時,社會發生股價暴跌的現象。
怎麼都找不到倉持。

和幸發現前妻關口美晴寄了一封信給村岡公子……
兩人原本就認識,還一起出過國。
他中了「仙人跳」。
和幸從美晴的哥哥那裡打聽,發現美晴和倉持曾交往過…
和幸去找美晴對峙,美晴把罪都推給倉持。
(485)「我對美晴的憎恨漸漸轉變成殺死倉持的念頭。我再也無法容忍那個玩弄我的人生的男人了。」

倉持落跑,找上了和幸。
和幸帶刀赴約。
倉持交了兩袋錢給和幸,一袋是給由希子的,另一袋是給和幸的。
和幸還來不及動手,已有人撲向倉持。
鮮血從倉持的脖子流出……

倉持成了植物人。

和幸因為和倉持的公司扯上關係,不得不辭掉家具店的工作。
一天,一名佐倉先生來到醫院看倉持,說是倉持的老朋友。
因為男子撿銀幣的手法,讓和幸想起那就是當年設五子棋騙局的岸伯伯…

岸伯伯說,出生在豆腐店的倉持妒忌一個有錢人家的少爺……

和幸去找佐倉,但沒想到見到了以前家裡的幫傭小富,得知了他年少時猜測的事的真相…




敘述性的詭計

敘述採用和幸的第一人稱述,看事情都是從和幸的角度出發。
到了後面,情緒會因為前面鋪述的遭遇而跟著起伏,和《變身》的情形有點相似。

我們永遠不能知道倉持的想法。
根據岸伯伯所述,倉持的想法非常複雜,面對和幸時,充滿了妒忌、控制欲,又有一種珍視。
倉持修這個人物也是透過事件還有和幸的視角描述的,但這是想像空間所在。

當然,這是虛構作品,是作者以某個角色的視角來敘述故事的敘述手法。
如果換作真的日記,真的不能全信,因為會有偏見和美化/醜化。
視角都是以「不幸的主角」出發,看過《惡意》就知道這種視角是可以把讀者騙得團團轉的。



以和幸敘述的角度來看,倉持很狡猾。
每次和幸想要殺倉持或質問他時,倉持就會承認,然後給自己辯解,把惡意合理化。

因為倉持,和幸墜入了充滿謊言、欺騙的人生。
沒有家人、沒有什麼朋友、和妻子也離婚了… 為什麼和幸不會想死,而是想殺人?
僅有工作就夠了?
的確,和幸在工作上頗有成就,足以構成一種「生存意義」。
還是「殺意」真的足以支撐他活著?
我覺得這有點彆扭。

和幸個性原本就懦弱,不擅長結交朋友。
或許可以說和幸很溫柔,但他那懦弱的個性,是否也是一種扭曲呢?



一直想到《白夜行》。
倉持太可怕,但和幸也太什麼了…
明知道是陷阱,卻總是往裡面跳。
和幸的性格是可以仔細分析的。

這部作品如果能早一年看到就好?
因為比較可能有更深入的思考,現在實在理不清頭緒。

但是,一年間,看了不少涉及「殺人」、「生命」等為題材的劇和書(有夠灰暗)。
但或許這個時間段看更合適。

《殺人之門》是一本值得思考,但不宜迷失其中的作品。
幾乎離不開「殺人」的推理小說看多了,現在只覺得太苦澀了。
大家何苦啊?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