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解不開的問題,如果別人告訴我怎麼解題,
即使當時懂了,也會很快忘記,
因為並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識。
但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
絞盡腦汁解出的問題不會忘記。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只從單一角度看,會不瞭解本質,人和土地都一樣。
—— 加賀恭一郎《當祈禱落幕時》


如果找不到目標,就一直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這也是一種人生。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花之鎖》湊佳苗


看了維基百科的SP人物列表,馬上破梗了。
看了一兩章就知道梨花、美雪和紗月的關係,所以到後面突然爆出真相時就沒有很驚訝。
一直在留意湊佳苗怎麼鋪,怎麼暗示三個女子的關係還有誤導讀者。
不斷有出現暗示,到最後索性用姓氏點名人物關係,感覺有點突兀。

我看小說完全不介意破梗,但前提必須是故事的設計要夠巧妙。
簡簡單單的皆大歡喜收場,我肯定不看第二次。



看過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花之鎖》對我而言,無論驚喜和轉折相比之下就顯得很弱。
即使不比較轉折的驚喜度,我有點期待的溫暖也不夠。





三個女性:梨花(りか)、美雪(みゆき)、紗月(さつき)
山間的小街AKASHIA、和菓子店「梅香堂」、金鍔燒、香西路夫的一幅畫「未明之月」、香西路夫的博物館、兩家花店(森山家算花店嗎?)。

一直金鍔燒、金鍔燒的,我很好奇金鍔燒到底長什麼樣。
「鍔」這個漢字代表刀刃的刃,但金鍔燒是圓的。
日語叫「きんつば(金鍔)」。
看起來就很甜,但是好吃的紅豆餡又很吸引。



花。
龍膽花
波斯菊
駒草



神秘人K和K的秘書。
為什麼K要在每年10月20日送一大束花給梨花的媽媽?
即使媽媽已經過世了,每年還是會收到花。
小時候問過媽媽為什麼會收到花,媽媽只說是中大獎了。

N過後,是K嗎?
有好多K。

Kenta 健太
Kimiko 希美子
Kouichi 浩一
Kurata 倉田學姊
Kazuya 高野和弥
Kasai 香西路夫
Kiyoshi 森山清志

湊佳苗好像喜歡塑造一個可以連結角色的角色…

《夜行觀覽車》是高木俊介。
《花之鎖》是香西路夫。

也不是說這樣的設定不好…
就不會覺得很巧妙或者高明。
如果這個連結的角色能和主線的角色有更大的關係的話就更有意思?




(115)森山:「我跟奶奶說我完全看不懂這些畫到底哪裡好,奶奶很生氣,還訓了我一頓,說要我不要只看到眼睛看到的東西,而應該嘗試去想像畫家的想法是什麼。尤其被稱為早期的那個時代,並不容許畫家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我心想,難道當想畫什麼卻不得不換個方式變形到讓人看不懂,就無法畫出自己真正想畫的東西嗎?」 
(147)梨花:「一般來說,大家都會認為這位秘書的解讀才是正確的吧,學校也教我們同樣的東西。我實在不懂,究竟為什麼非要問別人對畫的看法如何呢?」
(147)梨花:「看畫的人各自有他們不同的感想,不是嗎?誰的感想正不正確,到底是以誰的標準來看呢?如果香西路夫想要聽到有關他的畫的模範解答,何不乾脆把答案貼在畫作的旁邊就好,或者說,要聽解答的話,應該會畫比這個更容易懂的作品吧。他既然會畫出這些像暗號似的東西,難道不是並不想聽別人怎麼解讀嗎?而且關於香西路夫畫作的內容也沒有任何文獻留下來,那些自以為自己的解讀很正確的人真的很匪夷所思耶。」

有些東西不是正因為有不同的解讀才有意思?
模範答案什麼的,是老師讓學生背下然後在考試時吐出來的。
人生才沒有模範答案,或許也不需要模範答案。


(154)(梨花)這是為了確認,自己和誰有所關聯。
(202)梨花:母親生前喜歡哪一種口味呢?我可以馬上進去確認,可是即便不去問,不知怎麼的,總覺得就是這種加了鮮奶油的口味吧。我寧願相信,所謂的牽絆,就是心意相通。
(217)紗月:人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暗中牽繫著,即便曾經一度切斷了那條鎖鏈,依舊會在別的地方又接上了線。


葬禮上的洒狗血。
加上丈夫死後發現自己懷孕的情節,哇……(拜倒)

(244)雪月花——如果母親與女兒的名字能夠有這麼美的連結,該有多好啊。

血緣的連結,一幅「未明之月」…

「雪月花」(せつげつか),首先想起《畢業——雪月花殺人事件》。
那是茶道。
其實「雪月花」是用來形容自然美景的。



三個性格不同的女性,其實很有意思。

美雪是個堅強,固執的女性。
紗月,是命運比較不好的,也不懂該怎麼形容,就是自主的女性吧。
梨花是好奇的女孩,非常現代的女孩。

可能個性也和時代有關係吧。



梨花和秘書還有常務董事一起去K的別墅。
梨花並不是為了借錢而來,她想弄清楚K與她家的關係才去的。
(263)所謂別墅是父親建造的,是指要集合所有的關係人,在K建造的別墅內,說明事情的真相。假如從推理小說來看,這樣的設定接下來可是很可能會引發兇殺案。
這是吐槽推理小說嗎?
然後就這樣來個大解謎。
推理小說的老梗,把相關人士都聚集在一起,然後一堆石頭爆掉。

美雪的丈夫和彌的死的真相讓人傻眼。

(280/281)梨花:「你們所有人都太差勁了。把自己做過的壞事留在那座小鎮,然後就遠走高飛了。」

拉起「花的鎖鏈」,了解父母和外公外婆埋藏的過去。

以美術館的婚禮和外婆的揶揄結束,是多了我在之前看的湊佳苗的作品看不到的溫暖。





為什麼不會覺得很感動呢?
可能覺得要寫這種連結的話,《解憂雜貨店》寫得更巧妙。
但是還是覺得這是個溫暖的故事。
至少看到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應該可以更溫暖?
想傳達的訊息也不是很清楚。
想看看2013年的SP怎麼解讀《花之鎖》。



再度確信了幾件事(再看其他作品的話也許會改觀?):

湊佳苗的作品常常重複相同的元素(看過的湊佳苗5部之中有3部裡的角色是英文系畢業的 =.=)。
湊佳苗真的很喜歡寫小鎮和家鄉。
湊佳苗的小說的結局會弱掉。
不要太期待湊佳苗的作品有個溫暖的結局(其實是可以很溫暖的)。
湊佳苗的作品只要遇到厲害的編劇,把一些地方補足,就能成為一部很有意思的改編劇。



比起之前看的幾部,有比較喜歡《花之鎖》,因為沒有很虐。
雖然喜歡《為了N》,但小說漏洞太多,如果像連續劇那樣補足的話,那會是我很喜歡的故事之一。
可以很溫暖,但是就是覺得少了什麼。
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嗎?

我不自覺地就會把東野圭吾和湊佳苗拿來比較,因為或許在閱讀其他作品的過程中,我也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看東野的小說。

其實,東野的小說不也是有這樣?
想起《在大雪封閉的山莊裡》。

《花之鎖》的轉折不夠新意,想想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設定太明顯就不好玩了啊,這樣的推理小說。
要意想不到,推理不出才有意思。

啊,東野的轉折是爆出來的,但是不會不合理。
因為暗示很小很小,可能很早就出現了,所以根本不會注意到。

話說,東野的小說設計是真的那麼巧妙,巧妙到我不會認為那是在洒狗血嗎?
還是最近的想法起了變化了…?

真的很久沒看東野的小說了。
這次真的要回去了。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