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解不開的問題,如果別人告訴我怎麼解題,
即使當時懂了,也會很快忘記,
因為並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識。
但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
絞盡腦汁解出的問題不會忘記。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只從單一角度看,會不瞭解本質,人和土地都一樣。
—— 加賀恭一郎《當祈禱落幕時》


如果找不到目標,就一直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這也是一種人生。
—— 津村光平《學生街殺人》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好想趕快成為名偵探》東川篤哉


這是東川篤哉的「烏賊川市系列」的短篇集。




看完有一個星期了。

啊,看《好想趕快成為名偵探》真的能轉換心情。
烏賊川市是個非常可疑的虛構城市 XD XD
人物太無厘頭 XD
鵜飼和流平一直吐槽來吐槽去的,太好笑了。
有些笑點可能我還看不出呢(因為對一些推理小說的元素和日本的文化其實還不是很了解)。
但還是好好笑~~

記憶中,「烏賊川市系列」的作品都很 drama(戲劇性),但是又很不適合拍成 drama(連續劇)。
東川篤哉的作品有種超現實的搞笑味道在裡面。
常玩敘述性詭計或者是時間性詭計,而且有些是一旦拍出來就破哏的那種=.=
但這是小說的一種特點呢!
這是視覺性的戲劇類無法呈現的「詭計」。

但是如果只是敘述性詭計或者時間性詭計,未免太乏善可陳。
獨特的幽默,甚至人物的「白痴」就是一種風格!
如果不控制住就會突然爆笑不止。
看到我快內傷了 XD XD

可是,如果讓我一直看這個系列會覺得很煩。
嗯,之前就覺得看得有點煩(其實是和自己的「心境」有關啦)。
對我來說,這樣的短篇搞笑笨蛋(?)推理,久久看一次正好。
熟悉本格推理或者日本2小時推理劇的那些經典橋段或犯案手法,看東川篤哉的作品就會發現很多哏。
很多吐槽「經典」的橋段。
(當然,東野的《OO小說》系列還有《超・殺人事件》也是非常幽默,有著嘲諷的感覺的這是一個超級欣賞東野的作品的讀者說的 XD)

諷刺,是需要獨特的幽默感和敘述手法的。
所以說搞笑然後讓觀眾覺得好笑地大笑,很難。
到點的幽默真的好重要,嗯。
幽默好重要,但也分幾種(吐槽類、玩文字遊戲、歧視性的也有……)

看看小說然後大笑,緊繃的心情感覺鬆了不少。
當然,每個人的笑點不同,level也不一樣。





因為在看《好想趕快成為名偵探》,就回頭看了自己寫的,只看了三集的『私の嫌いな探偵』repost。

發現烏賊川市的吉祥物「いかんが」在維基百科的中文版譯作「遺憾嗎?」。
就想為什麼?
原來「いかん」也可以換作「遺憾」這個漢字。
如果換作「如何が」,意思為「どうして…か」
「いかんが」也是方言?名古屋—>ダメ?(名古屋弁

就覺得好好玩,哈哈哈。


☆☆.。.:*・゚*:.。.☆☆.。.:*・゚*:.。.☆☆.。.:*・゚*:.。.☆☆.。.:*・゚*:.。.☆☆



『藤枝公館完美密室』


這篇就是拿「完美密室殺人」來玩。
重點不是密室怎麼造出來(和破解),而是偵探怎麼(無意地?)整死犯人 XD XD

有一頁就說到「密室殺人」有兩種:
1)偽裝成意外或自殺(例如說腹部遇刺死亡)
2)嫁禍給他人的密室(密室裡還有另一個人一起昏迷。按照常理,既然一個人是遇害者,另一個人肯定是兇手。)
—> 小說裡說到前者比較真實,後者比較有趣。

—> 這不是在《密室的鑰匙借給你》用過的橋段?東川想玩幾次?哈哈哈 XD
—> 還有,這什麼分析!XD



話說,修作在地下室殺完叔叔,去到客廳就看到有男人坐在那裡…
是叔叔請的偵探鵜飼…(兇手真倒霉!)
形容鵜飼開個門也可以那麼搞笑 XD

修作:「不不不不⋯⋯這是自殺吧!怎麼看都是自殺。因為你也看見了吧,這是密室,密室!而且是門鏈鎖的密室。叔叔在這間完美密室獨自上吊身亡,如果這不叫自殺,還能叫什麼?」
鵜飼:「叫命案。」

(笑死 XD XD)

還有一個「繩結醜得像丸子」的形容 XD
撕海報的橋段也好誇張好搞笑。

會叫「密室殺人」就代表不是「自殺」嘛。
推理小說的「盲點」,哈哈。

最後又搬出最開始說明的「在密室裡,一個人是死者,另外一個就是兇手」!
完美密室外的完美密室,很有趣。

好快就破案了。
兇手應該最討厭這種沒看穿自己把戲,卻破案的偵探了吧,哈哈哈。
修作的反應和OS太好笑,猶如慢才(?)



如果之前一直看本格推理小說,覺得很乏味的話,看這種吐槽式的可能會笑死。

要對不同的密室多少有了解,會看到不同的笑點 —> 因為作者在吐槽被寫到爛的密室(作者自己也寫過!)




『時速四十公里的密室』


(39)出現在白濱海岸的神秘男子——鵜飼杜夫,好歹也是道地的私家偵探,在烏賊川市內某棟綜合大廈高掛「鵜飼杜夫偵探事務所」的招牌,祈禱世人健康平安,致力於減少犯罪與二氧化碳,是對地球很和善的名偵探。他參與的懸案多不可數,解決的案件屈指可數,但還是夢想著收入總有一天大於支出,是每天努力勉強維持收支平衡的堅強男子漢。

那什麼介紹,哈哈哈哈 XD XD XD

鵜飼和流平的互動還是那麼搞笑。
這師徒倆不當偵探,可以去當搞笑藝人 XD XD



這一篇的「密室」是很不一樣的「密室」。
叫做「移動密室」。
就是密室是行駛中的貨車。

死者的死因有兩個說法:
1)割喉自殺說
2)流平殺人說(又來,他真倒霉!)

真相是什麼呢?
自己去看 XD XD

最後想說,鵜飼只在乎錢吧?!XD



我發現,短篇對我來說,印象不會久留。
因為之前我看過,但沒有把整本看完。
時間長了,就忘了。
剩下的不是情節,而是「概念」,在這裡就是幹案手法。
因為敘述手法很好笑,所以再看幾次也可以~~
(不過是不是「笑點」可能因人而異)





『七個啤酒箱之謎』


在這篇裡登場的是⋯⋯「只能抵達一個地方的導航系統」!

人物對話的句尾很多「~」,不懂日文是怎麼寫的。
反正一定和「正規」的文章不同!XD XD

啤酒箱原來有這麼多用途!
還有自動販賣機的「冷知識」。
一般都稱為「花都」,但或許其實是惡都的東京⋯⋯
還有什麼「我想知道這種東西,是否存在於現實的日本社會」的句子。
吐槽,吐槽 XD

吐槽居民的思考模式和建築物和街道大同小異。
「一樣」是有用意的。
這篇創意無限啊~



看這篇的感想是:「へえ~ 真的不能做壞事。」




『雀之森的異常夜晚』

為什麼要請偵探,明明警察基本上免費?!
太中肯!XD
之後有「破解」說相關人士想「減低對名譽的損害」(因為很可能是「內部犯罪」),所以盡量想不報警就解決案件。

鵜飼讓西園寺夫人準備很多零的支票,這句話太好笑了 XD 
(我的笑點好像變得很奇怪了⋯⋯ XD)

173頁和174頁的形容法好懶,但是對於熟悉這些「標籤」(stereotype)的讀者來說,可能意外有用(不用逐一形容嘛)。
結果鵜飼也因為最開始cosplay登場,被亂貼標籤 XD

還有個早期富豪宅邸常有的「角很大的鹿頭標本」…(這什麼吐槽)
的確有這種「印象」(為什麼呢…)

殺人還講什麼「心理衛生」……

整個案件有點囧。
190頁和191頁的那什麼情況 =.=
果然要在懸崖上演什麼戲碼…
前面才吐槽2小時推理劇常出現的「懸崖」,說偵探不會摔下去。
最後還是掉下去了…… XD
懸崖的立牌也有哏!

有一句很熟悉的台詞:「請用我也聽得懂的方式說明吧。」
(東川的另一個系列《推理要在晚餐後》也有)



作者的性格很強烈地傳達出來,即使經過翻譯。
不喜歡「本格派」或者「冷硬派」可以試試「笨蛋推理」或者「社會派推理」。
兼具娛樂和驚喜/挑戰/深度。
我很幸運,一開始就遇見了創作範圍和題材很廣的東野。
之後看了東川篤哉,貴志祐介和湊佳苗的小說。
每個作家的風格都很獨特,有種「辨識度」。
要判斷有沒有「辨識度」,最起碼也要讀好幾部吧⋯⋯?
「辨識度」能從哪方面看出呢?
人物塑造、劇情的編排手法(湊佳苗的作品的編排超有辨識度)、描寫細節的程度、字句的寫法(看中譯本比較難看出)、用詞、核心思想、題材類等?



『寶石小偷與母親的悲傷』


整篇是以叫「綠綠」的動物的角度來寫的。
話說花見家的寶石不見了,有偵探來…
(而這偵探叫「老爺」老師)

在這篇裡,吐槽的是保險箱。
還有人一直給鵜飼戴高帽子。
逼不得已找鵜飼這點⋯ XD

還提到 Edgar Allan Poe 的《失竊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不懂案件是有多「相似」。

鵜飼(和流平?)被花見家的寵物們當成和動物等級一樣。
不懂這和夏目漱石的《我是貓》有沒有異曲同工之妙⋯⋯
要去找《我是貓》來看,嗯。
鵜飼甚至被當作「看門狗」⋯⋯ XD

這章真的好奇妙。
「敘述詭計」利用的是「先入為主的觀念」。
看到後面就有「你整我啊」的感覺。

又是那句「以我也聽得懂的方式說明吧。」

最後連到母愛…
東川贏了咯。


☆☆.。.:*・゚*:.。.☆☆.。.:*・゚*:.。.☆☆.。.:*・゚*:.。.☆☆.。.:*・゚*:.。.☆☆


啊,為什麼就沒什麼人研究。
唉,不研究更好。
冷血地「解剖」文學,一點都不好玩(也不是說學術研究很冷血啦)。
要用「人性」去看充滿人性的推理小說。
沒有「對錯的解讀」,只有「自己的解讀」。
大眾小說,還是大眾來看就好…?
嘛,我也不知道。

沒人研究,那就由我來吧!!
不過與其說「研究」,我想以自己的方式整理。
「文學」是什麼,其實我還不是很清楚。
什麼才能叫「文學」?





最近一直在思考「教育者」為何。
(由《暗殺教室》和自身的經歷啟動的「胡思亂想」模式)

看到有幾門課的教授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覺得教授真的樂在其中。
這就叫 “Passion” 吧,以前不曾有這麼強烈的感覺。
是學校和「現實」把教師的熱忱都磨掉了嗎?
好老師有,但是能因為教學方式感染學生的老師,我一時想不起來。
沒有認真回想,我暫時想不到(其實只是我「失憶」了)。
(…啊,中學時的華文老師……)

老師對教學科目的熱忱是會傳染的,雖然也要看學生能不能接受。

基礎教育的老師和升學教育的老師不太一樣。
升學教育的老師多數身兼研究者的身份。
當然,研究者雖然是某個(或好幾個)領域的專家,但也不一定會「教育」。
「教育」is more than just teaching content(你看漢字有個「育」字,多有意思)。
老師,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
雖然,我覺得每個人在某個時間點或時期都可以是某個人的老師。
老師能教給學生的,真的不只是「學術知識」。

找到自己的志趣,願意花一生來探索,我覺得這樣的人好幸福。
因為要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實不容易。
用自己的生命來追求,覺得更令我敬佩。

能找到自己感興趣,想花一生做的事,並且能夠堅持不放棄,我覺得這種人好幸福。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